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权权利穷竭是商标法上的重要制度。商标权权利穷竭制度虽小,却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利益平衡机制,是解决贸易过程中商标权与物权冲突所造成的阻碍商品自由流通的法律制度。商标权权利穷竭问题与国际贸易中的平行进口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家解决平行进口问题的理论根据。该制度同时蕴涵着商标权的特征、客体、宗旨等商标法的基础理论。目前,我国对商标权权利穷竭原则的立法处于空白状态,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涉及平行进口问题的案件日益增多,急需法律对上述问题予以规范。因此,对商标权权利穷竭这一制度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制度的历史。本部分不是形而上学地从商标法制度及商标权权利穷竭制度变迁,而是从知识产权制度变迁及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变迁的历史进行追溯的,因为以知识产权为背景的历史叙事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这种历史追溯是从两个维度进行的,一是从知识产权立法的历史事件,考证了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成过程。知识产权生成则意味着贸易自由的一个障碍潜随而至。权利穷竭制度就必然随知识产权历史的发展而生成;一是从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发展变化考证知识产权制度及其权利穷竭制度生成的思想根源。即自然法学派的财产权神圣、个人权利本位的思想观念塑造了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成。然而,社会法学派的兴起,其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念取代了然法学派的个人权利本位的思想观念,从而促使、证明了自由财产的衰弱和社会化财产的兴起,在知识产权制度领域就表现为权利穷竭制度的生成。 第二部分与商标权权利穷竭有关的商标法理论研究。对商标权权利穷竭制度进行了全面、多视角的透视与分析。首先,商标具有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不能独立存在,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永不磨损具有可复制性的特点,以及商标权具有专有性、由权利束组成的权利的法律特征潜在地决定了是在商标权上发生权利穷竭,而不是在物权上发生权利穷竭。在与物权的比较中对商标权权利穷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进而阐明了商标权发生权利穷竭是其权利束中的子项权利穷竭,而不是商标权整体的灭失。其次,探讨了商标权究竟穷竭了什么权利。在对学者们对商标权权利穷竭所作的似是而非的界定的质疑中,对组成商标权权利束的全部子项权利逐项进行检讨的基础之上,得出了商标浏对U穷竭的内容即商标权穷竭的是销售权以及禁止受让人继续使用该商标商品上帖附的商标的权利,并进而阐述了商标浏对U穷竭的适用与例外情形,作出了结论胜的总结.最后,介绍了有关商标浏财d穷竭的三种学说。 第三部分,本部分探讨了与商橱断U穷竭有关的制度。从知识产权法视野内,将商标浏对U穷竭与版权穷竭和箭lJ权穷竭进行比较,以明确与商标’树财习穷竭有关的制度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又从商标法视.野内,将商标权权利穷竭与同为对商标权限制制度的商标合理使用、商标平行使用制度进行比较,以明确商摘计又杠环」穷竭与为御寸商标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异同。最后.,还讨论了合同法对商标权杠环习穷竭的调整. 第四部分商标权书并U穷竭的立法研究。对商标权书环U穷竭进行了静态与动态考察,意在探究和考察其立法素材,这一探究和讨论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是从商标权权利穷竭空间效力范围的静态模型化为内国穷竭原则、区域穷竭原则和国际穷竭原则三种类型来进行的;采取杠湃呀穷竭的类型不同,对平行进口问题的定性就必然不同。一是从国际贸易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地区欧盟的司法实践活动中瑚于动态的考察,其结论为美国、欧盟在其司法实践活动中对平行进口问题的解决并不是简单地采用单一穷竭原则。面对我国对商标树财U穷竭的立法仍然处于空白的现状,在对有关商标权杠牙纽穷竭二种立法模式一一‘祛无定法、动态取向”立法模式和国际穷竭原则立法模式一一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反对‘祛无定法、动态取向”的立法模式,建议我国应采纳以商标权国际穷竭为原则,允许平行进口行为,同时规定商标权书环d穷竭原则例外情况的立法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