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重要方式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转移越来越多地被各方关注和运用。本文在对28个制造业进行劳动力、资本、技术要素密集型行业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各个行业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接着从劳动力要素转移和产值转移两方面研究制造业在2000-2005,2006-2011两阶段产业转移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并运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行业描述产业转移状态的变化特征。最后,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我国2000-2011年各大区块各类型行业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中国的制造业而言,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对产业转移有显著影响,同时,技术、市场规模和产业关联也能促进产业转移;第二,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临近产业转出区、临海以及产业梯度较高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不同行业的具有不同的产业转移特征,纺织业为先集聚转移后扩散转移,石油炼焦行业产业转移偏向具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地区,专用设备制造业则呈现出先扩散转移后集聚转移的特点。此外,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表明,地区在产业转入转出上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第三,产业转移对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与其所属要素密集型行业有关。纺织业产业转移对劳动力要素配置有影响,石油炼焦行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则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对产业转移有影响。第四,产业转移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为长期性的,产业转移状态的变化所带来的要素效率变化差异并不显著。对于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产业的转出反而能提高当地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