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元——清代乾嘉学派强有力的殿军和总结者,他通经能文,著述宏富,又是扬州学派的中坚,故此历代学者所关注的研究重点多在于其经学贡献。但作为文人,他不仅主持纂刻了一大批诗文集,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学文献,还创办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政事之余不废吟咏,风雅之什颇多佳篇。关于他的文学创作研究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领域,本文主要从历史时代的纵向坐标出发,结合学术氛围、文学活动的横向坐标,参酌以清代学术史、思想史和文化史,分析阮元的诗歌、骈文、散文的思想意蕴和创作特色,给予阮元文学创作及其价值在文学史上的合适定位。本文的结构由绪论和正文五章构成。绪论部分主要申论了论文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综述了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重点和方法。第一章,考察阮元文学创作的时代及文化背景。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文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属性,又随着道光中叶的鸦片战争起在政治经济领域,开始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阮元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见证了清代社会的由盛而衰,体会到了社会文化的深层变动。清代是各种文体的集大成时期,前后流派的递嬗以及同时代各流派的相互影响,都使个体学者以群体的存在形式各有归属,也造成清代热闹繁复的文化景观。清代文化政策的严苛也造就了学术氛围的浓郁,阮元生活在乾嘉汉学的鼎盛时代,他的学术思想、文学思想都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影响。阮元的父亲和母亲家族都有很深厚的文化学养,父母的教导以及育儿理念对他的人格及创作产生过深刻影响。阮元的妻妾都出身名门,家族中的女性共出了八位才女,良好的读书传统使家族文风繁盛。清代地域文化个性的差异则是文化普及与繁荣的象征,清代的江南地区有很多文学世家,而阮元出生和成长的扬州是学术文化发达、精英阶层萃集的地方,士负宏才硕学者无数,地域环境的熏陶使他肩负振兴乡学、组建家乡文化生态圈的宏志重任,著书立说、编刻诗集,为扬州地域文学的发展和民间创作的整理纂集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业师耿介脱俗,学行高尚。阮元在儒家思想的教化中成长,先祖、父母、业师对他一生的为人、治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考察阮元的文学活动及其创作历程。第一节,探讨阮元的诗歌活动。阮元的履职经历颇为丰富,其在为政的同时奖掖后进,促进学术交流,组织起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幕府。在考察和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他不拘泥于清代八股文标准,力推即兴的诗歌创作,灵活的学风产生了优秀的士子学人。在优游唱和的过程中,同辈的学人和晚生都有大量佳作产生。他不但积极刊刻、编录诗集,还曾积极响应同仁商议,并热心金石书画的搜集。他每至一地即拜谒先贤,搜访诗集,编撰了大量的诗文总集,为学人提供可资了解先哲与研究的文本,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典籍。第二节,以编年的形式详细考察了阮元1768—1841年的学术经历。第三节中,主要指出阮元宦迹所至,以“兴学教士”为先,极为关注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改变当地的民风学风。在浙江,他创办了诂经精舍;在广东,兴建了学海堂,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不仅推动了考据学的发展,同时还促进文学创作书籍整理,在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影响也至为深远。第四节主要探讨和阮元有文学创作活动交往的友人以及作品的交流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阮元的文学思想及人文精神。阮元治学有广博的胸襟和眼光,他所主张的兼容并包的通儒观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使其论诗能不囿于门户、派系之见,加之阮元本人学识渊博,其论诗也体现出兼容并包的倾向。其文学观“体物披文、不袭时俗”;其诗学观体现了“真厚和雅”的儒家诗教观。他认为,诗歌应以“雅正为宗”,摒弃门户之见。他坚持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其“文笔论”注重提升骈文的地位,强调写文章要讲求辞藻、韵律、对偶、典故的用法,注重艺术精神的体现。在特定的学术氛围中,他为了摒弃当时桐城派作文的弊端,为骈文争正统,强调骈散的区别,促进骈文创作繁荣发展,推动了骈文在清代的复兴。在最后一节中,论述了阮元在诗歌、骈文散文创作中人文精神的体现。第四章,主要论述阮元的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地位及评价。由阮元《揅经室集》、阮家仁《阮元诗集》及阮元留存下来的书画扇面的题跋,可参知其诗歌数量约为1200首。阮元一生游历大江南北,经历世事无数,其足迹遍于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两广、云贵等地。他身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用诗歌表现了他对世事和人生的深度思考和切肤感悟,表现造就了他诗歌丰富的思想意蕴。其诗集中,有关心民生的现实主义诗篇,对士子寒士的关怀和同情的诗篇;有抒情言志的诗篇,主要可从济世豪情、诗书礼乐、“一日茶隐”、乡思忧情等方面表现他的人格思想;有传神言意咏物托志的咏物诗,主要描写植物和具体事物的诗歌;有以历史事件、名胜古迹或历史人物为咏写对象的诗作;有纪游写景、寄情林泉的闲适诗篇;有借诗以资考据的学问诗,在经学、史学、金石考据、科技、艺术诸方面皆有涉及;有诗绘并工、附丽成观的题画诗;还有包括如应制、馆课、联句、酬唱、赠答、拟古等杂咏之作。其诗歌艺术特色,主要是从清华雅正,温柔敦厚;清丽纯净,闲雅风致;平淡舒朗,娴静幽远等方面进行赏析。阮元广泛吸取前人诗歌的精华和长处,含英咀华,自成一家,在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他不仅于后世赢得了“才学兼美、卓然正声”的赞誉,即使在当下,他的诗歌也是广受诗坛耆宿和后世学者的赞誉。第五章主要详述阮元的骈文、散文创作。之前很多学者关心较多的是他的“文笔论”,而没有详细涉及他的散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阮元的《揅经室集》中有很多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有释经诠文之著,关心世事,经世致用的论辩文;有记、传、序、跋、寿序、墓志铭等序跋文;有以石碑为载体记述文字的碑志文;有以亭台楼阁记、山水游记为主的杂记文;也有史传、人物传为主的传状文。阮元的文章理论多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得以体现,艺术特色也主要以古懋奇奥、沈博绝丽为主,注重修辞对偶和押韵。阮元为骈文争文章正统,这对于反对桐城派及其所标榜的“文统”具有一定意义。但他对于古文进行全盘否定,同样也失之武断。然而阮元对丰富清代骈文批评理论所做的巨大贡献,仍然不容忽略,我们要予以充分肯定。结语部分总结阮元文学创作的成就和贡献,附录主要为阮元一生的学术传略,也就是综述阮元在各个领域的成就。着重在其学术贡献、整理和编刻书籍、文化传播、振兴文教、培养人才方面加以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