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6月至7月,我国A股市场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市场流动性迅速枯竭,市场信心严重受挫,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政府相关部门及时采取降准降息、鼓励上市公司及其高管回购和增持公司股份、暂停IPO、证金公司入市等利好政策,逐步遏制了恐慌情绪的蔓延,维护了市场稳定运行。随着股市震荡逐步平息,市场各方包括监管部门都在反思其中的原因和教训。综合各方面因素,引发并导致此次股市异常波动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杠杆交易从起初的野蛮增长到后来的强力祛除无疑在其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基于杠杆交易视角来研究我国股市异常波动的原因,以便为通过加强监管杠杆交易来控制金融风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场内外杠杆交易主要产品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特性,并与国外市场杠杆交易进行对比分析,从各自的发展路径入手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杠杆交易以及去杠杆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主要问题。接着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融资融券余额以及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RACH族波动率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杠杆交易和股指波动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杠杆交易并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反而对股市的异常波动起到了助涨助跌的作用,且下跌期间杠杆交易比上升期间对股市指数波动影响更大,这一现象也正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实际表现相吻合。(2)本文以融资融券作为我国A股市场杠杆交易的主要代表形态,实证研究其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杠杆交易金额与股市行情高度正相关。(3)对杠杆交易的成因进行挖掘分析,发现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单边上涨机制、场外高杠杆配资是导致股市杠杆交易盛行、风险集聚和爆发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引导杠杆交易业务合理健康发展的建议,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证券市场的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