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水剂对不同胶凝材料的吸附及流变性调控机理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xingji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依托国家973项目(2009CB623201)子课题“现代混凝土胶凝浆体微观结构形成机理”,针对水泥、Ⅰ级粉煤灰、Ⅱ级粉煤灰、超细矿粉、硅灰的物化性能的差异与减水剂分子结构的多样性,通过系统研究不同减水剂掺量、吸附时间、温度、颗粒粒度、pH等因素对减水剂吸附量及浆体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胶凝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减水剂吸附量、浆体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过减水剂分子结构设计优化吸附历程及浆体流变性的调控方法,并建立了减水剂的吸附与流变模型,为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设计、性能优化奠定基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1.胶凝材料与高效减水剂的吸附作用研究(1)胶凝材料对不同类型的高效减水剂的吸附量均随减水剂掺量增加而增大;(2)不同类型胶凝材料对不同类型减水剂的吸附量大小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对聚羧酸减水剂的饱和吸附量顺序为硅灰>水泥>超细矿粉>Ⅰ级粉煤灰>Ⅱ级粉煤灰;对PNS的饱和吸附量顺序为超细矿粉>水泥>Ⅰ级粉煤灰>Ⅱ级粉煤灰>硅灰;(3)水泥对减水剂的5min吸附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水泥粒度减小而增大;特别的,超细矿粉对减水剂的吸附量随pH增大而增大;(4)通过同时使用两种聚羧酸减水剂可以调节水泥对减水剂的吸附历程,从而实现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到达使用要求。2.“减水剂-胶凝体系”浆体流变性能研究(1)KH-5的饱和掺量点为0.115%,PNS的饱和掺量点为0.65%;保坍型KH-B1的净浆出现“过流化”现象,以1h作为其流变性能的参考时间,饱和掺量点为0.125%。双掺KH-5和KH-B1的初始流动度、1h和2h流动度介于单掺KH-5单掺KH-B1之间。(2)“减水剂-复合胶凝体系”浆体流变性能与矿物掺合料的物化性能和掺量、胶凝材料对减水剂的吸附等因素相关。(3)水泥净浆的流变性能基本满足Bingham模型,随着高效减水剂掺量增大,净浆黏度和屈服应力均下降;将矿物掺合料以10%掺量加入到水泥浆体中,能较好地满足Bingham模型。(4)随着减水剂吸附量增大,复合胶凝体系浆体流动度逐渐增大,黏度和屈服应力逐渐减小。3.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与吸附模型研究(1)萘系减水剂的分散性主要是通过静电斥力作用来实现的,吸附形态在水化过程中的转变是掺萘系减水剂流动度经时损失大主要原因。(2)KH-5和KH-B1的分散性主要通过空间位阻效应来实现。(3)KH-B1中的酯基在水泥水化营造的高碱性环境下水解,使净浆流动度增加,表现出“过流化”现象。
其他文献
通过归纳总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作业内容及管理环节需求,结合国内外相关城轨领域运营生产管理平台技术应用发展情况,对比分析满足城轨运营生产管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发
目的:通过经胸壁的心脏超声观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重度子痫前期产妇15名入病例组,选择身体健康的正常产妇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拔除双腔管时连接术后镇痛泵,C1组
国有国的梦,作为教师也有教师的梦,实现中国梦,作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用立德树人的不凡业绩共筑中国梦。对我们教师而言,中国梦就是教育梦,育才梦。作为一个中国的
艺术创作中的材料具有特别的人文内涵、情感精神等象征性意义,其自身独特的材质给了我们独特的视觉享受和感染,材料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象征,是艺术家在图形、描绘、构成样
β-甘露聚糖酶(endo-1,4-β-D-mannanase,EC3.2.1.78)属于糖苷水解酶类,在食品、饲料工业、生物脱胶、造纸和石油开采等方面应用前景广泛。β-甘露聚糖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发酵,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与学习情感的养成,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起重
对金边虎尾兰炭疽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药剂筛选和采用温室大棚栽培防病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药剂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 g/L咪鲜胺水乳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
在公司治理结构多元化的趋势中,被并购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权利结构化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结构化。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权利结构方法就是在权利结构化的基础
大交通时代的城市交通系统具有综合性特征,为此交通系统必须满足与城市用地的协同、不同方式交通子系统的协同和设施建设与交通管理的协同等三个协同管理需求。采用以目标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