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惧反应是一种动物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它能够促使动物在危险环境中及时做出正确的防御和应对反应,以最大程度提高个体的生存几率。在急性应激条件下,机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活性增加,调节机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反应,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是HPA轴的主要驱动力。除在下丘脑室旁核密集分布外,CRF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边缘区域和皮层区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分布表达。CRF不仅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还作为一种神经调控因子参与调节大脑的神经活性和机体在应激反应中的情绪和认知功能。前内侧丘脑腹侧区(AMv)指的是前内侧丘脑的腹侧部分。在解剖层面上,AMv位置正处于皮层-海马-杏仁核环路的中间地带,而该环路与恐惧行为调控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AMv与条件性恐惧间关联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采用形态学染色、化学遗传及行为学测试等方法,特异性地研究AMv内CRF神经元对动物条件性恐惧行为的可能调控作用。本研究以CRF-Cre转基因小鼠为实验对象,发现CRF神经元胞体在小鼠双侧AMv区域有着一定密度的分布,并具有多种形态。利用巴甫洛夫条件性恐惧模型,我们发现,线索依赖条件性恐惧表达可增加AMv CRF神经元的c-Fos蛋白表达。之后我们进一步采用化学遗传学方法特异性操控AMv CRF神经元,来探究其在动物线索依赖条件性恐惧行为中的作用功能。实验发现,在恐惧表达阶段,特异性地激活AMv CRF神经元可提高小鼠在声音线索依赖恐惧表达过程中的僵直比,并使小鼠维持较高的恐惧水平。在恐惧表达阶段,特异性地抑制AMv CRF神经元则可降低小鼠在声音线索依赖恐惧表达过程中的僵直比,并加快小鼠恐惧水平的下降。同时,在恐惧训练阶段对AMv CRF神经元的特异性激活或抑制则不会改变小鼠在训练阶段及恐惧表达阶段的恐惧反应。在更改声音线索为气味线索后,对于激活组,同样的恐惧水平升高现象仍然出现;对于抑制组,则暂未出现预期实验现象。这些结果说明,AMv CRF神经元对于小鼠线索依赖条件性恐惧的恐惧表达行为具有调控作用,而不影响其恐惧学习行为。之后,我们继续探究了 AMv CRF神经元的投射输出。实验发现,AMv CRF神经元对于前额叶(包括内侧前额叶和眶皮层)、嗅周皮层、嗅外皮层、内嗅皮层、海马下托、海马CA1、压后皮层及基底外侧杏仁核等部位具有纤维投射,其中对于前额叶的投射最为密集。这些脑区都涉及到机体的恐惧与情绪调节。在使用化学遗传学方法特异性激活AMv CRF神经元后,我们在内侧前额叶、嗅周皮层、嗅外皮层和内嗅皮层区域都观察到了明显的c-Fos信号,表明AMv CRF神经元对这些区域存在功能效应较为显著的兴奋性投射。以上结果表明前内侧丘脑腹侧区域的CRF神经元在调节线索依赖条件性恐惧表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前内侧丘脑腹侧区CRF神经元对于脑内多个恐惧情绪调节相关脑区都具有投射,而这种投射有可能参与到了其对于条件性恐惧行为的调控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