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开展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发病情况及中医证候调查,探究乙肝肝硬化患者MHE患病情况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173例健康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完成数字连接试验(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简易智能量表(MMSE)检测;探究正常组NCT-A、DST、MMSE试验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健康者NCT-A、DST、MMSE试验结果校正分层,确定其正常范围。对130例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类型、血型、受教育程度)、病史情况(母婴传播、家族史、门脉高压、肝硬化分期、Child-Pugh分级)、理化指标(乙肝五项、HBV-DNA、ALT、AST、GGT、AKP、ALB、A/G、WBC、RBC、HGB、PLT、粒淋比、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AFP、腹部超声门静脉内径宽度、脾脏肿大情况、肝脏结节形成情况)及中医证候资料进行采集,根据所确定的正常范围,以NCT-A、DST、MMSE任一项或多项结果异常为诊断方法,对其进行MHE筛选,观察其患病情况,探究MHE发病相关因素。根据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对所收集病例进行证候分型,对不同肝硬化分期MHE进行证候研究及理化指标比较,探讨MHE证候特点及不同肝硬化分期MHE发病相关因素。对MHE患者证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法对不同肝硬化分期MHE进行证候调查,探讨MHE证候特点。[结果](1)正常组NCT-A、DST、MMSE试验结果不同年龄、受教育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血型无明显差异。据此建立校正分层后的健康者正常范围。(2)MHE发病率56.2%,代偿期发病率为39.0%,失代偿期发病率为64.0%。Child-Pugh A级、B级、C级发病率分布为45.7%、86.7%、62.5%。不同肝硬化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MHE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P<0.05)。(3)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MHE发病率与年龄、职业类型、肝硬化分期、Child-Pugh分级情况存在相关性(P<0.05)。理化检查中,MHE组与非MHE组GGT、AKP、ALB、A/G、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脾脏肿大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4)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MHE发病情况与职业类型、受教育程度相关(P<0.05);理化检查中,MHE组较非MHE组AKP、脾脏肿大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5)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MHE发病情况与年龄、Child-Pugh分级相关(P<0.05);理化检查中,MHE组较非MHE组HBeAg、ALB、A/G、RBC有显著差异(P<0.05);(6)传统辨证中,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MHE患者主要证型前三位均为肝气郁结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两者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7)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证型MHE患者间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受教育程度)、病史情况(乙肝病史、乙肝肝硬化病史、母婴传播、家族史、门脉高压、Child-Pugh分级)及乙肝五项、HBV-DNA、肝功能(ALT、AST、GGT、AKP、ALB、A/G)、血常规(WBC、RBC、HGB、PLT、粒淋比)、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AFP、腹部超声门静脉内径宽度、脾脏肿大情况、肝脏结节形成情况等无明显差异(P>0.05)。(8)聚类分析表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MHE患者主要证型为气虚湿阻兼气滞证、湿热内蕴兼血瘀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蕴兼血瘀证、肝肾阴虚兼脾虚湿困证。[结论](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MHE发病率较高,且与肝硬化分期、Child-Pugh分级、患者年龄、职业类型及部分理化指标(GGT、AKP、血氨、ALB、A/G、凝血酶原活动度、脾脏肿大)相关。(2)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MHE发病影响因素不同。(3)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MHE患者主要证型前三位均为肝气郁结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4)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证型MHE间无明显差异。(5)聚类分析法可帮助进行MHE中医证候分类及初步确定证候诊断要点,为中医辨证论治MHE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