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环境、生产、文化景观等各项农业与农村相关的丰富资源,提供游客享受大自然田园风光以及农村生活的乐趣。红色旅游资源由于中国革命历史发生的地理、人物、事件等等因素条件的影响,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的近代革命史与中国"农业"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是以"农村保卫城市"的思想路线为指导的。因此,中国的红色旅游资源绝大部分都具有"农"的特点。所以说,现代中国农业旅游以及红色旅游之间是相互包容的,是具有以"红"带"绿",以"绿"衬"红"的明显特点的。茅山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达。依托茅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快速发展具有句容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带动了茅山地方经济和江苏省有机农业的发展。茅山当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是享誉国内外的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历史遗迹、人物事件等有形无形的红色资源不胜枚举。现阶段在茅山地区,通过整合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凤毛麟角,大部分观光农业园区主要的旅游产品还是偏向于以养生休闲娱乐等为主的休闲活动,所以如何把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到休闲农业的旅游产品之中,对于茅山地区开发具有主题特色的休闲农业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茅山红色旅游观光基地是由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通过把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到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之中,开发而成的拥有面积600多亩的观光农业园区,现阶段园区在基本设施硬件方面已初具规模,大的园区规划也设定完成,开设了一些具有相关农业旅游特点的旅游产品,但在整合当地红色资源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主题的鲜明性不够,园区的规划设想没有充分的把红色资源融入其中,只是浮于表面。相关的旅游产品还只是局限于普通的休闲娱乐活动,在当地很多经典的红色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了旅游产品的相对单一、缺乏新意,另外在产品的包装宣传以及人才的整合方面,也差强人意。如何利用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嫁接到休闲农业的产品开发之中,对于本基地的旅游发展以及开启推动茅山当地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主要是对茅山地区"红绿"资源进行调研,考察当地的休闲农业的旅游产品的类型以及特性,资源结合的方式,以茅山红色旅游观光基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基地以及周边的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借鉴全国各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老区,对其整合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与休闲农业旅游成功范例进行分析研究比较,结合到句容茅山红色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对基地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具体解决基地在现有红绿资源开发与结合方面的不足之处以及问题,促使基地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品牌,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创造出较为理想经济效益的佳绩。为了更好发展句容茅山红色旅游观光农业基地,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注重茅山新四军历史文化的考证;注重观光园区的运营理念的创新,通过新兴的创意开发有特色的休闲项目;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宣传,促进营销;设置专业人才培训机构,从而促进基地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