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日本占据了我国的台湾及澎湖列岛,并对其展开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统治者认识到,要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实现在台的长久殖民统治,除武力镇压之外,文化侵略更是重要的一环。因为文化侵略具有潜移默化和洗脑的特性,通过它可以实现对某个地区的民众从根本上进行长期统治。而在文化侵略之中,教育可以称得上是最重要的手段。日本统治者通过教育来向台湾人民传授日语,实现日语的推广和普及,同时通过限制和禁止使用台语和汉文,达到对中华文化的摧毁;通过教育,向台湾民众灌输忠君爱国的日本皇国思想,来培养日本帝国的“忠臣良民”;通过教育,使台湾子民习得实业技能,以培养发展经济的劳动力资源等等。以上这些,一方面是通过日本文化的渗透实现对台人的同化,使他们向心于“皇国”,另一方面是可以培养劳动力资源,发展实业,以实现对经济和利益的掠夺。而无论哪种都是为着维护殖民者的统治利益,在谋求社会安定的同时取得经济发展,以助力日本实行进一步的领土扩张。日本在台湾的教育大致可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类。学校教育因其有组织、有体系、有规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和教学课程,且能从新生一代对台湾民众产生影响,从而在日本在台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日据台湾时期学校教育的研究,对于理解日本对台的殖民统治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关日本在台的殖民教育前人已做过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题研究,即以日本据台的50年为时间跨度,着眼于职业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等某单个方面,对其历史沿革及概况进行分析。另一类是分期概述型,即把日据台湾的五十年分成三个时间段,分段论述该时段内各类教育的动态变化。笔者发现,分期概述型的研究中各类教育之间常相互割裂,略微缺乏系统的逻辑性,同时叙述和分析多较为单薄,内容多侧重沿革变化和概述。同时,虽然先行研究中对于日本在台殖民教育的两大基本特征即“同化”教育和“差别”教育已有所概括,但有关同化教育的论述,内容多以日语普及和公学校的修身课程为重点,鲜有提及新的内容;差别教育方面则是论证偏简单,支撑论点的数据较为单薄且多相互借鉴,较缺乏更加全面以及立体的统计与材料。因此,本论文的定位是,在前人有所阐明的基础上,做内容和逻辑上的补全。笔者选定据台开始到第二次教育令颁布的1895-1922年这一时间段,以学校教育为中心,运用天皇的敕令以及总督府的敕令、府令、教育法令及相关的申报书等各项史料,对各类学校机关的开设原因、开设决定以及开设经过进行进一步说明,同时按照台湾总督府的教育方针先后变化的两个阶段,对教育事业的开展进行系统性的划分;另外,利用台湾总督府统计书、台湾统计摘要、台湾总督府学事年报等各项官方统计数据,运用图表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差别教育”这一特征提供更全面、立体的论据支撑。由此探寻日本统治者对台殖民教育的本质。本论文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阐明背景。第一节概述日本占领台湾的时代背景,第二节论述本论文选取的时段中台湾总督府对台殖民统治政策的演变,即从“殖民地主义”如何过渡到“内地延长主义”。第三节介绍日本总督府对台采取的教育方针——自始至终的以日语普及为核心的同化主义。第二章论述日本对台教育方针实施的两个阶段——前期快速的日语普及和之后普通教育的开展。日语普及阶段,对芝山岩学堂、国语学校和国语传习所的成立原由、过程、概况进行说明;普通教育阶段,则重点分析以台湾儿童为对象的初等教育机构——公学校,以及为大规模普及日语而打基础的师范教育,其余的实业教育、专门教育、普通教育等则在第三节中略作概述。第三章分别论述日本在台教育的两个特征——同化教育和差别教育。同化教育部分,将论述的重点置于“忠君爱国”教育之上,通过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敕语的奉读、齐唱“君之代”以及学校课程中忠君爱国的内容,来看日本政府欲将台湾人民同化成天皇之“忠臣良民”的意图。差别教育则是以台湾儿童就读的公学校和日本儿童就读的小学校的比较为中心,分别从教育资源的配置、学校课程的设置以及毕业去向三个方面,来看对台教育与对日教育的不平等与差别化。最后部分,将全文总结之余,把日本在台的殖民教育与同一时期发生在海峡对岸的清末教育改革作了简单对比,指出两者虽同为教育改革,但目的却不甚相同。日本在台的教育是为了进一步的扩张,而清末的教育改革意在救亡图存。通过论述,可以明确,尽管有人指出日本在台的殖民教育具有提高人民识字率、就学率、教育普及率,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力资源和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等客观上的作用,但不能否认,其主观动机绝不是为了台湾人民谋福祉以及培养真正的教育人才。殖民者在台开展的教育事业其真正目的在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以及谋求自身的发展:通过日语普及等同化教育的手段来控制民心,维护统治社会的安定;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农工商业的技术人员,为天皇制下的军国主义国家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这种不按正常的教育目的和模式进行的人才培养和建设,足以看出日本殖民教育的奴化本质和险恶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