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次髎治疗脊髓横断大鼠逼尿肌反射亢进的针刺参数优化方案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导师刘志顺主任医师运用电针次髎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甚少,但针刺参数的组合尚未进行优化,故我们先从动物试验的角度,以最大膀胱内压作为检测指标进行最佳针刺参数组合的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1.用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建立脊髓横断模型。在全麻的状态下,以大鼠T10棘突为中心沿脊椎走行做2cm的纵行切口,咬除T10棘突及其全部椎板,在硬膜外用显微剪切断脊髓,造成SD大鼠横断性脊髓损伤模型。2.在反复测试后确定“次髎”穴的定位。3.将大鼠按照L8(24)正交试验表分组,同一试验重复3次。其中“留针时间、针刺深度、电针电流、电针频率”4个参数分别设定2个水平。所有大鼠出现尿失禁后(术后第14-20天),即开始进行相应治疗,电针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侧次髎穴的针灸针上,各实验号大鼠的针刺深度、电流、时间、频率分别按照上述的分组方法进行。4.分别在治疗1次后即刻、第10次治疗结束后即刻进行膀胱内压测定。结果针刺1次后即刻进行膀胱内压检测所得结果:方差分析表明,8种干预方法的即刻效应无显著性差异(P=0.294>0.05),“针刺深度、电针电流、频率、留针时间”四因素对即刻效应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0次后即刻进行膀胱内压检测所得结果:方差分析表明,8种干预方法的10次治疗效应无显著性差异(P=0.461>0.05),“针刺深度、电针电流、频率、留针时间”四因素对10次治疗后效应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8种干预组合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束后反复思考并调研,总结出原因,阴性的原因还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文献调研,考虑麻醉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下一步继续进行无麻醉针刺研究。2、针刺治病也存在量效关系,有累积效应,而且国外研究在运用骶神经调节法(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detrusorhyperreflexia,DH)大鼠的试验中治疗时间是8小时/天,疗程3周,所以有可能本试验的治疗时间还不够,结果未能很好的显示出来。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未能得出电针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的针刺参数优化方案,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们将根据此次实验的结果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继续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低碳运输作为一种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交通运输,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资源方面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多式联运已成为调整运输结构的重要手段,并以其高效的运作方式成为
本文介绍了惠州平海发电厂2×100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通过对运行过程中吸收塔浆液反应过程分析,提出了吸收塔浆液运行参数控制因素,便于
大学自产生以来,围绕大学治理的讨论从未断绝。从最初的教会掌管或是政府掌控,到后来大学通过自身内部的不断完善而取得一定的自主权,再到后来的董事会、理事会管理等,及至如
由于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参与方众多、建设周期长、环境复杂多变、风险不确定等原因,建筑合同纠纷呈现多发性、专业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在建筑合同履行有效期内,
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一个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饱受歧视和排斥,其民事权益需要我们通过法律手段予以保障。近年来,随着人权运动的发展和理论研
<正>中船重工军民融合与国防动员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设立的从事军民融合、武器装备动员、军贸市场、军工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专业机构,在上述
本文对微波消解技术的原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MWS-3型微波消解仪的技术特性以及在耕地土壤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从事土壤监测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