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等学校蒙汉双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在国内,汉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在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如今社会对各领域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切,要求也越来越高。民族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民族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培养的人才质量制约着民族高校自身发展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富强。内蒙古民族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大部分专业都设有双语班,开展蒙汉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的、蒙汉兼通的专业人才。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民族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民族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内蒙古地区各高校中只有内蒙古民族大学是一所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到目前,大部分专业都在采用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内蒙古民族大学的蒙汉双语教学是充分考虑内蒙古地区民族历史、地理和语言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的,长期以来内蒙古民族大学的蒙汉双语教学以培养蒙汉兼通的民族人才为目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教学有其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本论文采用文献参考、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主要对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双语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在学生方面,授课语种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汉语表达水平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蒙汉双语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重;授课方式不适当,教材缺乏实用性和多样性。在教师方面,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忽视了蒙汉双语学生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思维特点,在培养学生蒙汉双语思维能力方面欠缺。在认识和实践上,对蒙汉双语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力度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从语言文化环境、学校对蒙汉双语教学的态度和双语教师与学生个体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实际存在问题,提高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一、实施蒙汉双语教学,教师是关键因素,要加强蒙汉双语教学师资建设,提高双语教师素质;二、学生的学习生活语言环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非常大,要营造双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蒙汉双语能力;三、实施严格、有效的蒙汉双语教学评价,促进双语教师专业素质和双语教学能力以保证蒙汉双语教学质量;四、目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过度非常大,甚至出现相互脱节的现象,多数蒙族中学毕业生刚升入大学时期不能较快地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因此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学并调整大学双语教学模式,要使大学双语教学与中学教学相衔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可能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分析临床资料并回顾文献。结果6例均为
近几年来,由于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农用地面积日趋减少,因此,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不仅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还是推进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为早日实现农
根据大量岩芯、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储层资料,探讨了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陡坡带沙河街组近岸水下扇砂体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该文简要介绍了树莓的生长、开花习性以及嫩枝扦插、硬枝扦插、组织培养和根蘖繁殖等方法.
研究背景及目的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高,大部分预后良好,但极少部分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胆红素脑病是指新生儿发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科书仍然是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资源。教科书设计中与知识有关的问题主要有“知识的选择”、“知识的组织”和“知识存在方式的设计(即内容的呈现方式)
游戏是人类后生存阶段精神生活之原初形式,它由放松与刺激两种心理构成。游戏精神的实质,乃是以自愿设置一系列冲突、障碍、规范的形式进行自我挑战,达到自我超越与自我实现,
材料解析题是高考文综历史试卷的重要题型,是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着力点。材料解析题的最大优势是它可以考查考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与问答题比较,它有更大
第39届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大会于2015年7月13—18日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市召开.大会主题是"攀登高峰,架设桥梁".为方便国内数学教育工作者了解此次会议的核心内容,
<正>数数是儿童早期数概念发展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儿童数数技能的发展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数数技能的完善要到小学一年级才能完成。究其原因,是因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