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ade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MMP-9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其与脑梗死病因的相关性,了解血清MMP-9水平的检测对评估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发病后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脑梗死组(CI组),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随机分为TOAST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组40例(LAA组),心源性脑栓塞组40例(CCE组),另选择40例入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MMP-9水平。结果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I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高于C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LAA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CCE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将CI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现,血清MMP-9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83,P<0.01);4.根据NIHSS评分分组比较血清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MP-9与脑梗死的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回归系数β=1.513,P<0.01)。结论:1.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MMP-9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过程。2.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清MMP-9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3.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血清MMP-9水平可提示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其他文献
以地铁供电系统中压开关柜在运营初期的运行情况为例,总结实际运营经验,对运营初期中压开关设备常见的故障进行统计,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思路和方法。同时对该供
网络信息化充分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便利,但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方面,有利也亦有弊,就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而言,若是电力企业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过于轻视或是
为探究广西北海大冠沙、党江以及山口地区的红树林群落组成与结构,以其红树林内典型红树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设置8个样地进行典型取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红树林群落物种的种类、
ICSID作为世界范围内主要负责解决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间投资争端的国际机构,在利益保护上不合理地偏向于对投资者私人利益的保护,面临着被加入国用脚投票的风险。同时,包
广药加多宝红罐包装、装潢案被称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受到了社会及相关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极大。本案不仅牵涉到极具影响力的行业巨头,极大的诉讼标的数额,还存在
能源供应的日益匮乏和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的不断深入,促使了一些大功率传动设备的节能改造。传统的不控或相控整流为逆变器供电的模式,使电网质量越来越差。并且在中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