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应论视角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间的交流和来往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交际者提出了更高的语言使用要求。近年来,众多的语言学者十分注重语言运用的研究,外语教育界也不断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外语学习者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已有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身上时有发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往往比语言失误更大,导致语言交际失败。本文旨在从顺应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语用失误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和避免语用失误的措施。作者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问卷调查,验证了语言能力发展同语用能力发展并非成正比,同时也证明了当前学生的语用能力仍然是相当欠缺的,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然后作者从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即运用顺应理论来研究语用失误的成因,以文化语境、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为出发点,涉及认知、社会、文化及语言本身等综合因素,根据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跨文化语用失误的产生的原因。由此作者得出结论,顺应理论是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覆盖面广的理论。语用失误正是由于在交际过程中交际的一方或双方忽视了语言与各种语境因素的顺应造成的。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要在做出语言选择的同时顺应各种语境因素,从而达到交际目的。语言顺应是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的一种有效策略。最后,作者从语用教学和文化教学及语言测试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减少和避免语用失误的具体措施,并且指出了目前顺应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的不足。
其他文献
三弦书又称铰子书、腿板书,是形成于河南南阳的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已有250多年历史,因用三弦、铰子(小铜钹)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三弦书的唱腔朴实无华,形式活泼,具有浓郁
尼罗河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尼罗河水每年泛滥一次,它的泛滥使周围的土壤肥沃,植物茂盛,古埃及人由此相信人生也如这被尼罗河水灌溉的植物般,由枯萎到复苏,
为科学快速地确定县级耕地质量监测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为研究区域,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指标建立监测的第一套指标体系,同
论文勾勒了旧上海月份牌广告画中女性形象的演进之迹,分析了形成这一演变的经济和文化背景,阐释了其中所蕴含的特定的女性文化和消费文化。
由于受物体导热特性及环境的影响和红外热像系统的限制,红外图像普遍对比度低、边缘不够清晰,其中最典型的是图像的直方图分布过于集中,针对这一问题将图像压扩量化中的纵向
古筝流派众多,不同地域的城市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也和当地的人文风格有着密切联系,学习古筝的同时,学生也会了解该地区的音乐文化的特点.在民族乐器中,
2006年4~7月,为配合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渠工程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涿州市文物保管所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物馆学专业合作,对容城县容城镇北城村
分析了成像光谱仪常见结构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分析过程,对望远镜系统和光谱成像系统结构进行了合理选择,实现了单一成像光谱仪同时覆盖可见近红外(VNIR)和中波红外(MWIR)双波段
2005年8月,在涿州市上念头村发现一座古墓,涿州市文物保管所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并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随葬品有鎏金彩绘青铜器及彩绘陶器、错金铁镜、五铢钱币等
分配农村集体财产的前提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而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标准作出规定,也没有提供由此引发争议的司法救济途径。由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