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水体典型水藻在汞甲基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rq_s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藻类是水生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甲基汞(MeHg)进入水生食物链的关键环节。水生系统中,鱼类很少直接从水中吸收汞,主要是通过食物摄取,而无机汞会转化为MeHg,通过藻类对MeHg的吸附与富集,在藻细胞中积累,从而进入水生食物链。贵州百花湖、红枫湖以及阿哈湖水库作为典型的喀斯特水体,地处全球汞矿化带,水体汞背景值高,流域内藻类生长速度快、丰度高。选择流域内典型水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汞甲基化过程中的作用,阐明藻细胞对汞甲基化的影响,对进一步了解藻与汞之间的相互作用、喀斯特水体汞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十分重
其他文献
水环境、土壤、食品及药品等领域重金属污染问题一致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高度关注。重金属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而监测是预防和处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之一。而在众多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中,电化学方法因其操作简便、便携、灵敏度高、响应迅速,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而电化学方法中常用的汞膜电极和滴汞电极由于其毒性,限制了其应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选择用新的电极来代替。随着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石墨烯和碳纳米管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已经二十年有余,在此过程中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一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另一方面,在民主运作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作为视角,针对我国
矿物基荧光粉是一类具有特有化学组成以及固有原子结构的矿物发光材料,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普遍认为对于结构模型的研究能够加速新型化合物和新型荧光粉的发现。事实证
本文利用Au纳米粒子优异的光学与电化学性质,构建了基于生长Au纳米粒子的生物传感器。采用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循环伏安(CV)、差分脉冲伏安(DPV
非洲中部,刚果河流域,旱季刚过,雨季即将来临,芭雅卡族的采蜜人循声而动。  跟随着蜜蜂的嗡嗡声,来到一棵高不见顶的树下,树的直径超过两米。芭雅卡族的勇士迪卡将藤条修剪成绳子,将自己和树干紧紧绑在一起,采猎就开始了。  迪卡如同马戏团里的杂技般,手一抖,将藤条向上绕一个圈,脚一伸,沿着树干大跨步前进。所有的保护,不过是身上环绕着的那根藤条,所有的武器,不过是肩胛上夹着的斧子。  藤条虚虚地环绕,那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