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7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框架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由于它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都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围绕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反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但对于钢管混凝土框架这种结构体系所做的动力性能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和实验上来说都比较少。本文从这一想法出发,以钢管混凝土框架为对象,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非线性动力计算,并将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进行对比。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在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现有恢复力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M-φ滞回模型,并将此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吻合良好。 2.本文编制了时程分析程序,对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管混凝土框架进行非线性动力计算,并对它们的经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小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框架难以显示其抗震优越性,大震作用下由于柱的屈服,其饱满的滞回模型的优越性才得以体现,因此在多地震地区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具有一定意义。虽然单从钢材和混凝土造价来看,钢管混凝土框架要高过钢筋混凝土框架,但考虑施工周期以及模板,支架等其他费用,钢管混凝土框架并不会比钢筋混凝土框架造价高。 3.对钢管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也进行了同样的比较分析,相同地震作用下具有相近位移反应的两种框架,由于钢框架用钢量较多,钢管混凝土框架将更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该文分析了大跨径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斜拉索的垂度效应、弯矩与轴向力组合效应和大变形效应,同时对自前斜拉桥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分析理论和研究水平进行了综
考虑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梁之间的组合作用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研究课题,而明确钢梁-混凝土楼板之间的组合作用下的组合节点的工作性能构成这些研究的基础.中国对组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高层、超高层建筑密集出现在城市中心地带,基坑工程总体趋势呈现大、密、深等特点,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除需要满足基坑自身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外,还必须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路堤.目前,国内外对路基沉降观测和沉降预估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软基进行的工作,在高路堤方面则缺乏全面
该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考虑筏板实际刚度的桩筏基础-地基非线性共同作用分析方法:以平面壳体单元模拟筏板,按有限层法模拟桩土之间的弹性相互作用
该文采用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在计算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叠合板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以及计算方法做了研究和探讨.该文的研究试图建立一种合理的考虑叠
本文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岩体软弱、节理发育并存在断层等)深部开采岩体移动变形问题,根据李文秀教授提出的岩体移动分析的模糊测度模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鲁中冶金矿山公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人均耕地急剧下降,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保护耕地,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及时准确掌握土地利用的情况,是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必需的
为了探讨巨型钢框架结构的高等分析方法,根据铁摩辛柯梁理论,首次提出了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稳定函数插值单元模型.该模型能准确反映单元真实的横向位移和转角位移;将传统的梁
基础隔震是一种崭新的结构防震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己成为建筑结构抗震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基础隔震建筑在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已进行了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