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MX2(M为过渡金属,X为S、Se、Te)为化学通式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凭借丰富的物理和利于调控的光电性质,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本论文针对由第十族过渡金属Pt形成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新成员——硒化铂(PtSe2)和碑化铂(PtTe2),围绕着单晶和薄膜样品生长、能带结构、自旋结构和拓扑性质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次证明了单晶体材料的PtSe2和PtTe2中存在第二类的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MX2(M为过渡金属,X为S、Se、Te)为化学通式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凭借丰富的物理和利于调控的光电性质,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本论文针对由第十族过渡金属Pt形成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新成员——硒化铂(PtSe2)和碑化铂(PtTe2),围绕着单晶和薄膜样品生长、能带结构、自旋结构和拓扑性质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次证明了单晶体材料的PtSe2和PtTe2中存在第二类的狄拉克费米子。我们利用化学气相输运法和自溶剂法制备了高质量的PtSe2和PtTe2单晶样品,通过角分辨光电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和环保压力的日趋加大,越来越多沿海国家把目光投向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中,波浪能因能流密度大和年利用时间长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高效利用波浪能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严重阻碍着波浪能利用的产业化发展。因此,提出一个新型高效的波浪能转换装置以及准确反映其物理特性的模拟技术非常必要和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波浪能转换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两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因此,水稻重要形态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功能基因的克隆,及水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光壳稻是粳稻亚种中一个生态群,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研究光壳稻对于水稻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水稻表皮毛形成的相关基因的克隆较少,分子机制并不清晰。本研究利用稻种资源分析表皮毛性状的遗传模式,分析和克隆相关基因,并对表皮毛基因的作用机制进行解析。主要结果如
将一些成熟的有机反应应用于高分子合成往往可以开创新的合成方法,得到具有新功能的聚合物。作为高效有机反应的代表,点击化学反应和一些多组分反应引起了高分子化学家的关注,被发展成为高分子合成的重要工具。在研究对多组分反应的过程中,我们侧重于非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以Biginelli反应,巯基乙酸加成亚胺键(mercaptoacetic acid locking imine reaction,MALI)
本论文成功提出并证实一类新型全可见光谱响应的有机光催化剂,苝酰亚胺超分子光催化材料。本文采用了多种表征手段对这种有机超分子光催化材料的单元分子修饰结构、超分子自组装机理、有机晶体结构、光电物化性质、有机电子能带结构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阐述了苝酰亚胺有机超分子堆积结构与其光催化氧化、光催化抗癌性能等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在苝酰亚胺分子的亚酰胺位引入含有端位羧酸基团的短直链烷烃,使其可以通过水溶
可见光是一种广泛存在且清洁环保的能源。利用可见光诱导的有机反应相比于传统热促有机反应而言,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反应活性高、官能团容忍性好等优势。脱羧偶联是指含有羧基的化合物失去羧基,释放二氧化碳后与其他分子发生的偶联反应;需氧氧化反应是指采用氧气作为氧化剂而发生的氧化反应。这两种类型的有机反应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可见光诱导的脱羧偶联和需氧氧化反应展开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发展
随着有机发光材料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新奇的有机聚集体发光现象不断被发现,如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长寿命室温磷光现象、有机纳米粒子尺寸依赖的发光现象等。这些新奇的发光现象,本质上是由有机分子聚集后分子内结构、电子态、电子-振动耦合等物理性质的改变及分子间聚集效应的协同作用,影响聚集体系的光谱和激发态衰变速率所导致。为了深层次理解这些现象,本文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研究了有机分子聚集效应对有
伴随着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两亲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如何获得精确的组装形貌以及明确各个相关因素对组装过程的影响成为了热点的领域。2014年,刘冬生课题组提出了框架诱导自组装的概念,使得精确操控组装体的形状与尺寸成为了可能。由于框架的引入,经典的组装模型已不能完美解释框架诱导自组装的组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在本论文中,我们对框架诱导自组装体系中三个组装基元——框架、定位疏水分子
C0-C4燃料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是碳氢燃料及生物质燃料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核心,被称为小分子核心机理。目前针对小分子碳氢和醇类的研究已经较为充分,但关于小分子醛类尤其是乙醛的研究却不多见。乙醛是许多燃料尤其是生物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和有毒排放物,其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是小分子核心机理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为宏观燃烧特性的研究。前人通过对冷焰等现象的观察,指出乙醛的低温氧化过程
可见光催化有机合成具有高效、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近年来,可见光催化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化取得了较大进展,与传统采用过渡金属催化功能化相比,可见光催化更为高效、反应条件更为温和、反应类型更为新颖。本文围绕卤代芳烃和氨基酸衍生物这两类化合物的功能化展开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发展了一种通用、高效、室温条件下可见光催化卤代芳烃硫代化,合成芳基硫醚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容易得到的碘代芳烃、溴代芳烃
Lindqvist型多酸由于其结构稳定、易于制备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多酸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有机共价修饰,可构筑一系列多酸有机衍生物。其中,多酸有机亚胺衍生物中多酸簇和含亚胺基的有机分子共轭连接,从而实现二者间的电荷转移,产生协同效应,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合成化学和结构化学,对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另外,由于芳香亚胺修饰的多酸有机衍生物易于合成和表征,因而现有工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