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脏腑相合”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均是中医基础理沦的重要内容,一直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然古今众多研究者混淆“相合”与“相表里”的概念,不明其内涵,固化了临床思维,限制了该理论的应用。本研究梳理肺与大肠“相合”与“相表里”内涵及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目的:通过系统整理古今文献,深入探讨肺与大肠“相合”与“相表里”各自的理论内涵,阐明“相合”与“相表里”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证实“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及脏腑相合理论相关古籍,以及现代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梳理肺与大肠“相合”与“相表里”基本概念、理沦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索“相合”与“相表里”在生命体中的地位。结果:①肺一与大肠之问存在相同的一面,相通、内聚而相合。二者同源于元气;共同具有色白、中空的形态结构特征;同属阳明燥气,同气相求。同时,肺与大肠之间上下部位相对,阴阳相异而相合,协同发挥主排浊、主出入、司开合的功能。②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从脏腑理论、肺藏魄大肠施魄门、肺降大肠传化、肺虚大肠实的角度,证实了肺里大肠表;从阳明燥金大肠里肺用表、大肠生营卫肺行营卫、大肠生津液肺行津液的角度,证实了大肠里肺表;从肺与大肠气机同升、同降、同降、肺肠互络的角度,证实了肺与大肠同里;从肺与大肠同连皮毛、同通天地之气的角度,证实了肺与大肠同里。③肺与大肠的“相合”是以神为基石,在气、阴阳、五行支撑下,“相表里”关系的内在依据。“相表里”则是“相合”关系在表讯部位发挥不同功能的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结论:①肺与大肠的“相合”,具有相同而合与相异而合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互为基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因而具有内在相互吸引的力量,内聚而相合。②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肺与大肠之间的表里关系包括肺里大肠表大肠里肺表、肺与大肠同里、肺与人肠同表四种。③相合是相表里的内在依据,相表里是相合的生命体现。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④临证应当调动、激发人体的内在力量,调和阴阳、五行的关系,恢复脏腑之间的相合关系,是促进疾病向愈、机体恢复的内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