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实践中人际交流的缺失与中国民间曲艺困境——以上海独脚戏为例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47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间曲艺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但多数民间曲艺现在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国内不少学者、曲艺演员以及脚本作家对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做了很多有益的分析,诸如娱乐方式多元化、脚本作家的缺乏、演员断层、观众娱乐需求的变化等。但少有从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角度来进行分析的。 独脚戏是上海富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曲艺形式。本文选取上海独脚戏为个案,运用理查德·鲍曼的表演理论,通过分析独脚戏表演实践中演员与观众的交流互动情况,发现独脚戏的表演方式从早期的即兴表演逐渐演变为按照既定脚本的固定表演,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渐渐被排除在脚本的二度创作之外。 本文认为中国民间曲艺的生存愈加艰难的内在动因,是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人际互动和交流日益弱化,甚至缺失,导致观众的二度创作作用消失。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者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也不断增加,而服务中存在的某些危险无法避免。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成为提供服务者的基本任务和责任。提供服务者的
程序性辩护是刑事辩护的一种,它是与实体性辩护相对应的概念。程序性辩护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上的程序性辩护是泛指所有以刑事诉讼程序为依据的辩护活动,而本文所研究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听证制度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已在我国立法、行政、司法等领域悄然兴起。行政听证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方合法权益的决定前,由听取相对方意见的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听证程序的确立,对于保障公民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行政权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于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次规定了行政听证制度。随后价格法和立法法又进一步扩充了听证制度的内容,使
以往学者多侧重汉文化对鲜卑文化的影响研究,很少关注鲜卑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即使有所涉及,也缺乏系统性。所以,对魏晋至隋唐时期鲜卑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很有
西方人类学者在仪式的研究中,越来越倾向于关注仪式的象征意义。比如,特纳在仪式的过程一书中,认为阈限概念象征了死亡、黑暗等等,进而认为,象征及其象征之间的关联,既构成了仪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