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关系着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利益,关系着所有受保人的养老、生育、疾病、生育和工伤时的基本生活和保障需求。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养老金存在巨大缺口,我国的养老金和医疗费用支付压力逐步增大,赡养义务不断的加重,对社保基金进行投资的需求便应运而生;加强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是应对我国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的需要,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小于CPI指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突出,存在较大的贬值风险;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是社保制度建设的核心,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保险金会越来越大,社保基金的投资运用变的异常关键。鉴于此,本文将基金的资本市场投资作为研究对象,力求获得各投资品的最优投资比例。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定量分行和定性分行、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系统分析和对比分析、宏观分行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目的是获取操作性强的研究结论,通过建立社保基金投资的最优化模型和实证分析,及对比欧美等社保体制发达的国家,以提出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过程中的不足和风险,从而给出解决的政策和建议。本文的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保体制,及对社保基金进行资本市投资比例的最优化投资比例的测算,显示我国社保基金进行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偏低,稳定性差;基金投资行为的短期化问题严重;基金的投资结构不合理;基金运用渠道狭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不规范;其次,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况下的社保资本市场运作存在较大的风险,为有效控制风险,提出如下合理建议:适当增加社保基金投资产品,提高基金的投资效果;基金的投资期限要与其特点相契合;强化社保基金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的匹配;基金的投资应由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运营;健全和稳定资本市场。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一是运用以往的实际数据,如对股票、银行存款、债券收益率等,对社保基金的最佳投资比例在理论上进行了测算,这在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社保基金运用效率;二是在全球经济动荡的时代,我国的社保机构要积极吸防范风险,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社保基金投资最优化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并能在社保基金投资过程中有效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