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纸一直是淄博市高新区第七小学的特色课程之一,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根据教学的实际,学校通过组织美术教师外出学习、参观,结合学校农村学生为主的校本实际,把传统民间剪纸引入课堂,开发了剪纸校本课程。虽取得了许多荣誉,也得到了社会和兄弟学校的认可,但仍出现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笔者开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对原有校本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本次校本课程的开发针对性更强,主要在小学阶段剪纸教学的传承基础上针对剪纸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实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课程开发的原因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淄博地区剪纸艺术教学现状介绍。以郝萱林为例,介绍淄博地区剪纸艺术的现状及传承调查研究。结合淄博高新区第七小学剪纸教学实际,通过大师王继红的引领,进行校本课程的二次开发。第三部分为创意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及教学方法应用。针对剪纸课程教学内容、形式单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缺少拓展和升华,停留在表面层次;评价体系不明确;课程开发过分急于求成,仅停留在低层次的重复复制阶段等问题进行小学创意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包括开发方案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第四部分为小学创意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案例设计。主要从基础剪纸过渡到电脑技术剪纸绘画、剪影、立体剪纸、学习大师剪纸、结合文学等形式的剪纸教学内容。在教学形式、内容、应用上侧重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剪纸的创新与发展。第五部分为小学创意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实验。通过调查研究和个案分析,在创新剪纸课程的方法下,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