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层次聚类的中国月降水分区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区域的均匀降水分区对于理解降水的频率和空间分布以及估计月和季节降水量都是极其必要的。中国多变的气候模式导致描绘其均匀的降水区域很困难。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耦合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MODWT)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的小波聚类方法来描绘中国的均匀降水区域。该方法考虑降水的小波方差和降水与温度之间的小波相关系数作为其分类的特征量。小波方差用于捕捉降水的多尺度变异性,而小波相关系数则可以刻画温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对降水的影响。基于1966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580个气象台站的月降水和温度以及各站点的经纬度和高程数据,利用提出的小波聚类方法识别中国的均匀降水区域,然后分析各区域的降水特征,最后运用小波交叉分析方法检查各区域平均月降水与AO/NAO之间的时滞相关性。结果如下:(1)建议识别10个相对均匀且互不相同的子区域:1中部区、2中东部平原区、3东北部山地区、4东北部平原区、5青藏高原西南区、6青藏高原东北区、7东南区、8云贵高原区、9北部高原区和10西北区。描绘的区划图表明.:属于同一子区域的站点不仅具有相似的降水特征,而且空间上具有清晰的局部地理邻近性。(2)各区域平均月降水序列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小波方差图表明:各分区月降水随时间变化的小波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各分区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各分区月降水与温度之间具有不同幅度的小波相关性;双样本KS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平均季节和年降水的经验分布在大多数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各区域年和季节标准差也表明:十个划定区域的平均降水量的变化亦具有明显的差异;各区域1966-2015年的平均年降水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平均年降水的时间变化各具典型特征;各区域的季节和年降水量的盒图和月降水量的百分比盒图分析表明:任一区域内所有站点的月和季节降水百分比的推进模式是相似的,而任意两个不同区域的整体推进模式是不同的。(3)中国各分区的月降水与AO/NAO之间的时滞遥相关表明:各区月降水与AO/NAO在某些特定时间尺度存在显著相关性。AO与2区月降水的显著相关存在于>128个月的时间尺度,而与其它区月降水的显著共振周期存在于64-128个月的时间尺度;NAO与1区月降水在>128个月的时间尺度上显著相关,与其它区月降水的显著相关则均存在于<60个月的时间尺度上。1区和6区月降水对AO和1区月降水对NAO均表现出及时响应,其它区月降水对AO、NAO的最佳响应时间都较长。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利用热泵提取一次网回水热量的供热模式,对其原理及其适用条件进行说明,文中选取工程实例,对电压缩式热泵和燃气直燃机热泵两种方案进行投资经济性对比分析,得出该供
采用静态拉伸、金相组织观察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锰含量的TWIP钢的拉伸应变硬化行为。结果表明:5种钢的真应力与真应变不遵循Hollomond的线性关系,其中1号钢的应变硬化指数n值随
对电能质量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可挝化现有各层面电能质碴状况,便于实现电力市场的按质定价?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币&#168;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同时将改进的逼近
小型甘蔗剥叶机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是一种最适合我国南方蔗区的小型农杌。阐述了甘蔗剥叶机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指出其工作效率主要由剥叶装置、剥
板坯调宽侧压过程中常出现失稳弯曲及头尾部鱼尾过长现象,降低了产品的成材率.对减宽侧压过程的板坯金属变形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外端与变形区的相互影响,采用塑性失稳
本研究以江苏省海门市政务服务中心客户满意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政务服务中心客户满意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政务服务中心客户满意度的线性因素,指明政务服务中心需要改进的服务项目。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逐步成熟,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三十多年来,政务服务中心在我国政治、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务服务中心集成了行使行政审批和提供公共服务两大职能,接受政府领导,由政府
为生产易被人体高效吸收利用的补钙剂以及提高牛骨的利用率,本文选取牛骨粉为基础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制备牛骨多肽并优化其酶解条件,再选取合适的钙源对牛骨多肽进行钙螯合处理,确定制备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稳定性及粒径分布确认其粒径分布及稳定性指数,测定其分子量分布范围及使用光谱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中性、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组合,实验结果如
分析了莱钢高炉喷煤特点,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条件,加强高炉操作,提高风温等措施,莱钢750 m3高炉煤比达到了180 kg/t,高炉利用系数达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