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GPS层析三维水汽场的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个大气成分中水汽所占比例很小,但水汽是大气中随时间变化最剧烈的部分。天气变化主要是水汽时空剧烈变化所造成的,因此,获取大气水汽随时空变化的分布情况对于天气预报和预防灾害性天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基GPS反演水汽技术是探测大气水汽的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传统探测大气水汽技术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文利用香港卫星定位参考站网(Sat Ref)的17个CORS站点以及引入周边4个辅助IGS站(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分别为BJFS、PIMO、LHAZ和WUHN的数据联合进行水汽反演解算进行了GPS层析三维大气水汽的实验,以香港京士柏探空站(45004)的气象数据计算得出的水汽为真值进行结果精度对比分析,实验内容主要有:1、利用香港本地2014年~2018年5月份香港京士柏探空站(45004)的气象资料,得出了香港本地化的5月份大气加权平均温度_mT模型。研究对比后得出本地化模型求解出的5月份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_mT误差基本基本保证在3.4K之内,造成的大气可降水量误差能保证在1mm之内。2、本文利用香港参考站网(Sat Ref)17个测站的数据以及引入周边4个辅助国际GNSS服务站BJFS、PIMO、LHAZ和WUHN的数据联合进行大气的水汽反演解算;测站HKSC反演解算的大气可降水量与利用探空气象站数据计算得出的可降水量,两者结果对比良好,两者的平均偏差为0.82mm,均方根误差为1.04mm以及它们的相关系数为93%。通过对香港地区一次降水过程分析表明,大气可降水量的分布情况与香港当天降水量基本吻合,证明GPS反演地大气可降水量能可靠、准确地反映大气中的水汽状况。3、由地基GPS层析反演得到的大气水汽三维分布图和时间序列图,对比得出了大气水汽在暴雨天气条件下随时空分布情况。结合GPS三维层析水汽场给出小尺度水汽场在强对流过程(暴雨)中的变化过程,层析格网垂直方向上,大气水汽密度值与层析高度成反比,即高度越高大气水汽密度值越小。3km以下层析格网每层大气水汽密度平均值约为12.56g/m~3,占每层大气水汽总量的69.70%;层析格网水平方向上,每层大气水汽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差别不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1-2km、2-3km和8-9km层水汽分布差别最为明显,分别为0.87g/m~3、0.94g/m~3和0.87g/m~3。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单纯从安全层面考虑的结构抗震设计理念逐渐难以满足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期望。韧性城市概念的提出,将结构抗震理念从传统“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阶段逐渐发展过渡到注重过程导向,提高城市系统“韧性”的“耐震”阶段。据以往地震灾害资料显示,相比建筑本身结构成本,修复失去使用功能建筑的花费反而更高。从工程学角度来说,提高结构自复位性能,使结构遭受地震灾害后能够具备良好的可恢复能力
近几年,铁路总公司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实现铁路货运市场的“降本增效”,不断深化和增加铁路货物运输有效供给。“公转铁”政策为铁路货运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在货运市场,公路依旧占据很大的份额。对于铁路部门来说,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降本增效,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是一个持久战。铁路运输价格作为运输市场的主要调节指标,对于铁路部门能否打赢这场持久战至关重要。运价策略对铁路货运需求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铁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一市两场”、“一市多场”的城市越来越多,特别在欧洲地区、北美地区非常普遍,但我国缺少管理、运营“一市两场”的经验,目前上海是我国唯一在运营的“一市两场”城市,国内第二个“一市两场”的城市北京的大兴机场预计2019年9月开始运营。作为国内第三个“一市两场”的城市,成都天府新机场如何定位,采取何种战略双机场才能协同合作达到共赢等问题都是本论文关注的问题。
受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以及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物流空间无序蔓延以及物流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不充分现象突出,由此产生了物流成本偏高以及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物流空间格局识别以及空间优化配置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重庆市28722家物流企业,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物流企业密度探究总体视角下物流企业优势区位及时空演化模式,采用物流企业密度、近邻分析探究规模视角和类型视角下的物流企业空间格局;采用负二项回
GNSS变形监测以基准点为参考,解算各监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基线来获得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坐标,监测点的坐标变化反映的是变形体的变形。实际上,基准点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如果基准点发生变动,监测点的位移中包含有基准点的位移,不能准确反映变形体的变形。而目前基准稳定性监测采用后处理,监测结果在时间上滞后,并且数据处理复杂。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用长基线或域外基准来监测基准稳定性,即联测IGS站或更高等级CO
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技术不断发展,消费者理性化、多元化、个性化消费特征趋于明显,零售行业从传统零售逐步向新零售业态转型,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模式不断发展。一方面,全渠道零售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线下零售模式在利润、客流等方面的痛点,反向促进了传统零售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顾客不受时间限制、空间约束的购物理念,以及对个性化、便捷化、多元化购物体验的追求,大大增加了全渠道零售运营层面,尤其是库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对于交通运输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铁路运输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铁路行车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对铁路行车的安全保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机车安全运行的需求,实现对驾驶员行为进行实时提醒,减少现有监管系统的人力资源浪费,本文以铁路机车司机驾驶行为识别和分类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设计实现了一种可以随车部署的实时分析司机行为系
现代城市中,人行桥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步行设施。随着工程技术日趋成熟,人行桥朝着大跨径、轻型化的方向发展,其固有振动频率由此大幅下降,甚至降低到人的步行频率范围内。在行人数量较多的时候就可能引发人群—桥梁系统同步从而导致大幅侧向振动。人行桥的大幅侧向振动会降低行人步行的舒适感,更有甚者会引发骚乱,发生踩踏、落水等恶性事故。本文为重现人群—桥梁耦合振动的动力学过程设计并开展单自由度振动平台行走实验,分
湿地是介于陆地与水域生态系统间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近年来对湿地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恢复年限下的芦苇、藨草盐沼湿地为研究对象,以自然芦苇、藨草盐沼湿地为参考,分析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恢复年限下的盐沼湿地植物、土壤养分含量分布特征,探究内陆恢复盐沼湿地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布,研究盐沼湿地植物—土壤间生态化学计量
随着世界各国全球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速度加快,全球DEM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深入,DEM的精度评估对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全球DEM数据产品主要来自国产立体测绘卫星ZY-3影像数据,其精度验证主要采用基于地面控制点和基于第三方数据评估的方法,现有的方法在数据的可得性、效率及可靠性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了以ICESat/GLAS带状激光测高数据为参考,对ZY-3全球DEM进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