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钢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闸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仅直接影响着防洪防涝的安全,而且与水力发电的发电效益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闸门使用过程中,如何获取以及使用水利相关信息,并且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合理进行闸门控制指挥决策有着重大意义。在确保没有洪涝灾害的前提下,进行水利枢纽的实时调度,获得最大的水利枢纽运行的综合效益,是目前水利枢纽闸门自动化系统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与此同时,闸门的安全运行更是保障这些任务能够稳固完成的基础。部分河道闸门存在运行时间过长的问题,且由于建造时间早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而且福州市河道水位较低且水质较差,没有相应的调度策略来解决该问题。因此,进行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闸门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结论如下:1.闸门的静应力学分析及结构改进。通过建立闸门三维模型,对闸门在三种运行工况下的静应力进行分析。从模拟结果分析中可以得到,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钢闸门的面板、横梁及竖梁的强度满足规范规定要求。同时,由于工况三下闸门竖梁最大应力为143.4 MPa极为接近许用应力144 Mpa,因此对闸门进行结构改进。通过增加加强筋以及增加竖梁厚度两种方式进行闸门结构改进,分析发现通过加强筋进行结构改进时,闸门最大应力减小到125 MPa,虽然有所减小,但是减小幅度较小。通过增加闸门竖梁厚度可以较大幅度的减小闸门最大应力。当闸门竖梁厚度达到16 mm时,闸门最大应力为85.9 MPa,当闸门厚度达到20 mm时,闸门最大应力为71.6 MPa,符合强度需要。因此,最终推荐的闸门改进策略为闸门竖梁厚度增加到16 mm。2.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完成了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体分析,根据闸门控制系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硬件选择并对其连接电路及控制流程进行研究。对于水位传感器、闸门开度传感器以及PLC型号进行选择,其中水位选择了YUNYI-806A1型高频雷达液位计进行测量,闸门开度选择ZKY-3型闸位测控仪进行检测,并且选择西门子公司生厂的S7系列中的S7-200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对闸门控制需求的分析,YUNYI-806A1型高频雷达液位计,ZKY-3型闸位测控仪及S7-200PLC可以实现闸门的自动化控制。3.闸门日常调度策略研究。为有效解决福州市内河水位较低及水质污染问题,针对福州市中心城区晋安河-光明港流域河网,通过Info Works ICM建立福州市一维水动力模型,通过对比9种不同的调度策略,选择了最优的调度策略。同时,建立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调度模拟,以生化需氧量等级从Ⅳ类变为Ⅲ类的时长此作为目标函数之一进行调度策略的评价,最终给出了最优的闸门调度策略。4.基于PID的闸门控制方式研究。在确定了闸门的控制策略后,需要制定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闸门控制的方式。通过对PID控制原理分析,对于闸门开度控制确定采用增量式PID控制方式。同时通过仿真模拟确定了最终的PID控制参数,其控制参数为KP=0.01,KI=0.05,KD=0.015。最终对闸门启闭过程进行了分析。5.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控制策略测试。针对基于PID控制的闸门控制策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闸门运行效率能有效提升30%~40%。针对上述研究中完成的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测试,证明了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调度策略进行测试,最终的结果表明调度策略可以保持河道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满足排洪防涝以及保持河道水位的需求。
其他文献
基于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导航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SLAM是机器人在导航中定位自身和构建环境地图的一种精确有效的方法。为提高室内导航的精度和人机交互可视化,针对传统SLAM在室内导航中精度和实时性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生物激励神经网络(Biological Inspired Neural Network,BI
陕西省是我国葡萄生产的优生区,近年来,陕西省葡萄种植业蓬勃发展,然而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产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随之加剧,很长时间以来,管理人员大多只重视旱灾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在旱灾发生前对旱灾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土壤湿度是农业干旱最主要的监测指标,客观、及时的土壤湿度信息是了解葡萄园区干旱的程度和分布状况、采取应对措施的重要前提条件,有利于增加葡萄的产量,而如何选择合
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处理器进入了多核时代。串行程序的并行化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传统的并行技术需要确保不同的并行线程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并行策略比较保守,在程序加速方面遇到瓶颈。线程级推测(TLS)作为一种自动化并行技术,以一种激进地方式挖掘程序在运行时的内在并行性,它将具有数据依赖性的串行程序划分为多线程程序,并在多核平台上并行执行。然而,现有的TLS模型会产生额外的开销,甚至在频繁地违反数据依赖关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采摘机器人在农业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要完成无损采摘对目前的采摘机器人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人手是非常灵巧的,人手5个手指在相互协调下可以完成复杂的抓握任务,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摘机器人的采摘性能,应深入理解人手在采摘果实时的抓握行为。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为了获取人手采摘番茄果实时人手与果实的接触力分布情况,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可穿戴式16路压力数据采集手套
日光温室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设施农业类型,近年来,日光温室秉持着绿色、富农的发展原则,正逐步扩大其使用面积,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日光温室的发展仍较为缓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技、生活、物质等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农业的发展永远是民生生活必不能忽视的问题。最同民众贴合的设施农业领域,其相应的发展也在逐步向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方向靠近,但对于日光温室工程造价领域的研究却仍为空白。本论文结合自身所学
由于气象监测站点与农业园区存在空间和海拔上的差异,这对气象数据的预测效果和预测范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园区中的短时区域性空气温湿度的预测准确度难以提高,此类问题仍然制约着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深度学习算法是近年来用于气象预测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独立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难以达到组合模型的稳定和高精度的预测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试验示范站采集的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区域性空气温湿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由重金属引起的环境危害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处理方式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影响重金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准确反映食品以及环境中重金属的真实情况,因此借助新技术高效准确地检测环境中潜在的重金属是食品安全评价和控制的必要前提。本研究以发光金属有机框架(LMOFs)为基础,重金属污染物铜和镉为研究对象,设计制备了两种多功能传感器并探究其检测机理及应
遗传算法(GA)和BP神经网络是广泛应用的两种优化算法,但均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有所欠缺,存在早熟收敛的风险;而BP神经网络内部结构单一,容易操作,但是收敛过程较慢,并且很容易在多层网络中陷入局部最优。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A-BP)算法充分利用了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优点,克服两种算法的不足,已达到较好的优化效果,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但该算法同样具有收敛速度
近些年来在畜牧业养殖领域,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完成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例如奶山羊目标跟踪)进而实现智能化畜牧养殖管理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深度学习在训练网络时往往需要大量的训练图像,否则会出现网络泛化能力弱、鲁棒性差等问题。而针对现有的奶山羊训练图像数量不足的问题,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教学基地采集到的五类奶山羊图像为训练数据集,利用半监督式的对抗神经网络,通过在训练过程中引入训练标签,来生成指定类
农业化肥和食品添加剂过度使用导致的亚硝酸盐污染,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人体若摄入少量亚硝酸盐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若接触过量可致癌甚至死亡。因此,准确、定量监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以及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因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以及可以实现小型化现场分析等优势,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商业碳纤维纸(CFP)因其良好的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