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基站协作通信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蜂窝通信系统中小区内用户间干扰可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消除,但系统频率复用因子为1,小区间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干扰。多基站协作通信技术,又叫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技术,可以通过不同基站间的协作有效的提高整个小区的通信传输速率,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的传输速率,从而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然而,COMP技术所带来的系统性能的提升是以用户端接收信号同步以及基站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为前提的。传统的研究均假设用户端接收的信号同步且基站端能够获得完美的CSI,而实际情况这两种前提均不能满足。因此,研究协作基站信号传输的异步特性以及基站端接收部分CSI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  第一,对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进行了介绍。  第二,针对多基站协作通信系统中基站与用户间距离差异导致的用户接收信号的异步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异步干扰抑制预编码设计。该设计将预编码矩阵转化为寻优粒子位置参数矩阵,通过粒子间智能学习更新优化位置参数,调节适应度函数最大化用户信干噪比,抑制了异步干扰。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改进的块对角化(Block Diagonalization,BD)算法,所提算法使系统总速率提高3.2-7bps/Hz,且具有很好的收敛性。  第三,针对多基站协作通信异步干扰抑制过程中接收端有限反馈导致的系统速率损失问题,提出一种反馈比特数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自适应变化的反馈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BD算法来抑制异步干扰,给出了有限反馈导致的系统速率损失的表达式和速率损失上界,并通过设置一个速率损失阈值,推导出反馈比特数随SNR自适应变化的闭式解。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伴随信噪比的逐渐增加,在某一特定反馈比特下速率增长幅度远低于完全CSI情况下的速率增长幅度,而本文所得反馈比特的变化规律能使速率损失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此外,速率损失也会随着反馈比特数的增加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们对无人机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无人机重要组成部分的无线图传技术也因此得到了高度关注。为了满足许多领域对视频质量、传输距离、低延时以及高速移动通信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3D电视、3D电影的日益关注,3D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的发展着。现如今,3D视频片源短缺是制约3D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D视频是由两个带有视差的视频组成,通常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网络中高效、安全的传输数字图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数字图像具有数据量大、冗余性高、图像像素相关性强等内在特性
近年来,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通信系统(Filter Bank Multicarrier with OffsetOrthogonal Amplitude Modulation,FBMC-OQAM)吸引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
学位
图像超分辨率技术能够直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而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军事遥感、医疗应用以及视觉应用等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已经成功的被引入到该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信号采样方法——奈圭斯特采样定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实际应用的需求。近年来,Donoho和Candes等人提出的压缩感知理论指出:当信号是可压缩的或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频谱资源日益稀缺。其中卫星通信系统已经由传统的C、Ku等低频段向更高的Ka频段转移。相较于C、Ku等低频段,Ka频段具有频谱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的相关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无人机图像传输系统作为无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成为无人机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COFDM(编码正交频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室外定位,但是由于卫星信号易受建筑物影响,很难应用于室内定位。当在室内无法接收到卫星导航信号时,要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导航定位依然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