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坑渗灌条件下灌水器布置形式及葡萄根系吸水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klsdjflka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的极度紧缺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极端干旱的吐哈盆地地区,此问题尤为严重。一个原因为吐哈盆地地区自身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其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4%,而葡萄用水量要占农业用水量的58.85%;另一个重要原因为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并不适合该地区葡萄的种植,而传统沟灌却浪费了本已经紧缺的水资源。深层坑渗灌是在总结先进节水技术基础上,提出的适合该地区葡萄种植的新型节水技术,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极端干旱区葡萄深层坑渗灌灌溉机理研究”课题来探究深层坑渗灌溉条件下成龄葡萄树根系分布规律及吸水模型,为吐哈盆地地区葡萄田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连续监测土壤含水率、棵间表土蒸发量、日气象数据等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Feddes模型对葡萄根系吸水进行模拟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同时本文也研究了灌水器不同布置形式下葡萄的生理性状差异,并结合室内、大田单灌水器入渗试验给出最优灌水器布置形式。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采用TRIME-PICO IPH土壤水分测定仪连续监测的土壤含水率显示,表层土壤含水率较低,灌水前后变化较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⑵采用TRIME-PICO IPH土壤水分测定仪监测单灌水器灌水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结果显示:单灌水器入渗有效影响范围<25cm,灌水后24h土壤含水率达到20%。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叶片蒸腾速率与各气象因子的线性回归方程。⑷采用挖掘法测定了深层坑渗灌条件下成龄葡萄根系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葡萄树根系在水平径向呈现距树干距离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在垂向呈现距土壤表层距离增加而减小的规律。葡萄树的吸收根根长密度一维径向分布符合三次多项式函数规律,一维垂向分布符合e指数函数规律,相关系数较高。⑸根据葡萄吸收根根长密度、土壤含水率、蒸腾速率试验数据,采用改进Feddes模型建立了一维葡萄根系吸水模型,并使用田间实测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此模型基本能够反映葡萄根系实际的吸水情况,可用其计算深层坑渗灌条件下葡萄根系吸水。⑹根据3种不同灌水器布置形式下葡萄的生理生长性状差异,结合土壤水分分布、根系分布、单灌水器入渗试验,给出了吐哈盆地深层坑渗灌条件下成龄葡萄种植最优灌水器布置形式。
其他文献
膜下滴灌己在新疆盐碱地开发利用和次生盐碱地防治方面有所应用,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合理的洗盐模式及灌溉制度方面,仍有许多期待改进的地方。本论文利用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
甘肃河西地区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少,但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优质葡萄产区之一。然而,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葡萄这一甘肃河西走廊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以及种植面积,因此,寻找一种适合于
本试验以水稻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实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施氮量,副处理为土壤水分,在分蘖至拔节期进行土壤水分控制。研究水稻生长需水特性,水肥耦合对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特性的调控效应,水肥耦合对水稻株型指标、生育后期植株生理特性、植株体内养分代谢特点的影响,分析了各指标与水稻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关系,对水稻水分胁迫指标进行初步的研究,初步得到较优的水肥耦合配置方案。结果如下:(1)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
本文以桑塔纳3000制动防抱系统MK20-I型ABS为研究对象,在不影响其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对硬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设计出工作性能可靠的ABS测控实验教学系统。ABS测控实验系
长距离重力流树状管网输水工程是城乡安全饮水工程的重要形式,该类工程一般具有输水管道长,地形落差大,使用管材种类多,多分支管等特点。影响该类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阀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