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 IH)是发生于婴幼儿的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具有先迅速增殖后自发性缓慢消退的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最近研究表明血管瘤由干细胞(hemangioma stem cells, HemSCs)、内皮细胞(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s, HemECs)和周细胞等组成,但是其发病机制及起源尚不十分明确,而干细胞来源学说在众多学说中逐渐突显。一种肾上腺素β受体(β-AR)阻滞剂普萘洛尔由于一个偶然的发现被广泛应用于IH的治疗,由于其高效性和安全性而迅速成为治疗IH的一线用药,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了,关于其对HemSCs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干细胞的影响,及其治疗血管瘤的作用机理。目的:1.检测β-AR在HemSCs上的表达情况。2.观察普萘洛尔对He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3.从干细胞的角度初步解释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及普萘洛尔的治疗机制。方法:1.获取新鲜增殖期的血管瘤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瘤特异性标记物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2.组织块培养的方法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用免疫磁珠法分离提纯CD133(+) HemSCs,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纯度。3.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CD133(+)HemSCs、CD133(-)HemECs、 HUVEC上β1-AR,β2-AR、CD31、CD34的表达情况。4.在体外,分别以1μm、10μm、50μM和100IμM的普萘洛尔及异丙肾上腺素干扰HemECs、HemSCs, MTT法及细胞计数法分别于24h,48h和96h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数目。5.在体外,以最佳浓度的普萘洛尔干扰CD133(+)He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PRO干扰前后细胞中CD133阳性率。结果:1. GLUT-1在IH组织中广泛表达,鉴定其为增殖期血管瘤组织。2.从IH组织培养的原代细胞中成功分离了CD133(+)HemSCs,纯度高达95%以上。CD133(+)HemSCs在原代HemECs中比例约占5%。3. β1-AR、β2-AR、CD34在CD133(+) HemSCs中表达阳性。CD31在原代HemSCs、HemECs上弱阳性表达,随传代培养,约在九代左右呈强阳性。4.普萘洛尔可有效抑制HemECs增殖,对Hem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5.最佳浓度10μM的普萘洛尔干扰HemSCs, CD133(+)细胞所占比率较空白对照组下降,CD34、CD31均未检测到阳性,说明普萘洛尔可促进HemSCs向非内皮细胞分化。结论:1.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是通过抑制HemECs的增殖,及促进HemSCs的分化两者的共同作用。2.本研究证实血管瘤主要成分HemECs来源于HemSCs,从而支持了血管瘤干细胞来源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