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能否良好发展,将影响其一生。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的发展进入第二快速发展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自我认同和角色混乱,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极易导致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加之当今高中生不得不面对的激烈的学习竞争、单调乏味的校园生活、人际冲突,这些都极易导致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所以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便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外时间分配的好坏能成就一个人也能荒废一个人。所以,尽管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课外时间的合理安排和丰富性可以有效的提高个体的身心愉悦性,降低抑郁的产生,进而很好的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同时,高中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是否有他人的陪伴以及能否从中获取温暖和愉悦感,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另一个主要因素。课外时间分配活动过程中,在他人陪伴的情况下,会更好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因此,本研究拟探讨高中生的课外时间分配以及他人陪伴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共3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高中生的相关现状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选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2009年度全国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自评问卷)”中“过去一年的课外时间”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利用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进行分析。考察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课外时间分配、他人陪伴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年级的心理问题显著高于高二、高三年级:高二年级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低。2.他人陪伴中的同伴陪伴与父母陪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且高中生的同伴陪伴要显著高于父母陪伴。3.课外时间分配(久坐少动类休闲活动时间、身体运动类休闲活动时间、兴趣爱好类活动时间)、他人陪伴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显著相关。4.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久坐少动类休闲活动时间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身体运动类休闲活动时间、兴趣爱好类活动时间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他人陪伴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5.课外时间分配中久坐少动类休闲活动时间和他人陪伴的交互作用、身体运动类休闲活动时间和他人陪伴的交互作用、兴趣爱好类活动时间和他人陪伴的交互作用对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显著预测的作用。他人陪伴对于高中生课外时间分配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