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建立水泥等基础材料的环境与经济性能综合度量方法的框架体系,探索构建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水泥工业环境成本的系统算法,给出四项计算原则。其次,计算得出2002年至2009年水泥工业的单位环境成本,其中2009年原煤开采和运输造成的环境成本为21.4元/吨,电力从原材料获取到发电造成的环境成本为0.45元/kWh,石灰石的开采和运输造成的环境成本为2.39元/吨,利用工业废弃物煤矸石减少环境成本98.8元/吨,利用粉煤灰减少环境成本144元/吨,利用矿渣减少环境成本120元/吨,水泥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颗粒物造成人体健康损害和清洗增加的环境成本为30900元/吨,排放SO2造成人体健康损害和酸雨效应的环境成本为19800元/吨,排放NOx造成人体健康损害和光化学烟雾的环境成本为26700元/吨,排放CO2造成温室效应的环境成本为27.2元/吨。再次,描述水泥工业系统研究的范围和目的,对2002年至2009年中国水泥工业清单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水泥工业的总环境成本、吨水泥环境成本、各清单类型环境成本、水泥工业总环境成本占我国GDP的比重、各清单类型的环境成本对总环境成本的贡献等,分析并给出基于价值算法的我国水泥工业环境成本发展规律和收敛值:总环境成本可能持续上升,吨水泥环境成本可能稳定在157至164元/吨,水泥工业总环境成本占GDP的比重可能收敛于0.76%。指出了水泥工业环境成本变化规律与技术革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吨水泥的环境成本下降的原因可能在于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新型干法的发展,余热发电的应用,粉磨节能和除尘技术提高,胶凝材料从体系“水泥”向“水泥+粉煤灰+矿渣”转变,节能减排法规和标准的陆续颁布。最后,讨论了污染物排放标准变迁对环境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排放限值越严格,吨水泥环境成本下降幅度越大。单纯靠资源和能源累加、大量排放污染物的传统发展方式,必须向生态型水泥工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