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关系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产业转移胁迫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土地的集约利用也会对产业转移产生反馈效果。当这二者之间形成协调、促进的发展关系时才能实现产业承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此,本文在阐明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机理的基础上,将皖江示范区9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案例,建立产业转移以及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皖江示范区9市的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并将各个公因子得分进行分离,从而解释皖江示范区9市各自综合评价值得分高低的原因。其次,构建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各个城市2007~2014年间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对其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时空演变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探讨皖江示范区9市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系统协调发展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皖江示范区9个地级市产业转移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但各个城市间差异较大,发展极不平衡。由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得分原因分析可知,与其他因子相比,资金投入-产出因子得分对各城市产业转移综合评价值得分影响最大,土地投入-产出因子得分对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得分影响最大。(2)研究期内皖江示范区各地市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程度整体上不断优化,但是其耦合协调水平总体上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和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耦合协调度高的城市连片分布,而耦合协调度低的城市分布相对分散。(3)由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土地投入产出效益是影响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最大的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加强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城镇化发展、加大土地投入产出效益来促进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正>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7-09302-8-01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3版责任编辑:崔冉内容简介:针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一)作者通过剖析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
自1978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个长期存在的特征就是市场的扭曲,这种扭曲既存在于产品市场,也存在于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中的价格扭曲会改变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
防城港市社会经济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 ,同时 ,防城港市正面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等发展的机遇。防城港市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文中总结近年来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主要研究
三因学说是藏医学的理论基础,是藏医学解释人体生理机能及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出发点。认为人体受三种因素的支配。如果这三种因素在整体上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则人体正常而健康。相
利用1958—1998年台风资料,对台风路径进行分类,挑选出3类常见路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成分析,证实不同的台风路径所对应的副热带高压(副高)形势不同。台风西行时,西太平洋副
进入新世纪,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发展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
广西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文章从阐述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现实意义出发,总结了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发展特色农业提出了应对的措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所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已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中
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并行是当前我国教育的基本发展态势,教育在培养个体全面发展的同时逐渐将视角转向学生的个性特征。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个性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