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妮特·温特森在当代英国文坛独树一帜,她张扬、率性的个性和她的作品一样备受瞩目,被誉为英国当代“最富有争议的小说家之一”。但毋庸置疑,温特森著作颇丰,她的作品语言凝练、幽默,富有诗意和想象力,叙述手法新颖独特,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作为温特森出版的第八部小说,《守望灯塔》曾获得“英联邦作家奖”,也被评为2004年度“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小说以苏格兰一个偏僻荒凉的海边小镇为故事背景,将女主人公银儿和看灯塔人普尤的故事娓娓道来,并穿插着巴比·达克和莫莉的故事。纵观全篇,小说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鉴于此,本文独辟蹊径,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以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及叙述的故事为主线,将焦点聚集于这三种关系进行剖析。基于此,本论文以生态批评三分法作为理论基础,以温特森的小说《守望灯塔》为研究文本,分别从自然生态观、社会生态观、精神生态观出发,探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内心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将人在自然面前的抗争与妥协,在社会生活中的迷茫与挣扎,在自我内心世界里的迷失与成长,抽茧剥丝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女主人公银儿还是看灯塔人普尤讲述的故事,都无一例外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内心世界之间由矛盾到和谐的漫长过程,从而引起读者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审视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