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都意识到必须摒弃过去传统、封闭的纵向思维管理模式,而将供应链管理模式即横向思维与生产计划相结合,降低经营成本,加快资金流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管理水平及企业自身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生产计划是由原先的纵向思维转为横向、开放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在理论基础,生产要求,决策模式,控制方法,运行环境等诸多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核心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因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在的企业很难做到过去那种从设计、生产到销售都由自己亲力亲为的经营模式,只有协同相关企业,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力。本文以基于供应链模式的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管理以及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对供应链模式下生产计划的操作基准模型、管理内容、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论述了供应链模式下由于与核心企业有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的资源通过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紧密合作而成为核心企业资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核心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中,面临“柔性约束”、“生产进度”、“生产能力"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且由于核心企业必须具有处理不确定事件的能力,所以供应链上各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数据模型、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必须能达到无缝衔接的同步运作,实现生产同步化,加强生产协作性,达到资源共享的要求。针对供应链环境下生产计划的运作模式和特点,本文对是制造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的订单进行了介绍,提出要加强订单管理,控制订单变更,使订单管理过程中各企业、各部门做到订单管理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简要论述了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制造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介绍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推动式和拉动式两种供应链基本运作类型,两种模式都是通过订单驱动部门内及相关企业的活动。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模式的优缺点,阐述了推拉结合式供应链的优势,通过“客户需求切入点”(订单),把供应链分为两个阶段,推动阶段和拉动阶段。两种模式的整合,使企业既能快速响应市场、降低库存,又能保持规模经济,降低实施难度,不同企业的供应链模式区别只在于推拉的比例有所不同而已。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制造企业不同的产品生产类型,并选取大批量生产产品同质性高的某设备制造A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这种企业在供应链模式下的生产计划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生产计划业务外包系统模型及算例,阐述了业务外包的优势及管理要求,为此类企业在客户需求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解决生产计划成本增加等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