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走向世界已经是必然趋势,通过文学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对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在翻译研究的不断推进促使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研究顺应论与文学翻译的关系,其中不乏对《京华烟云》的翻译研究。但大部分学者从汉译本的角度去研究该文学作品,或者从别的理论出发去研究该文学作品。本文试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依据,以《京华烟云》英文原著为个案,研究该文学作品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的顺应性。本文共分为五部分,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该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研究问题;紧接着从《京华烟云》的研究现状和顺应论在翻译方面的研究现状对目前的整体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然后对理论部分做了进一步阐述并且指出该理论对翻译研究的不可或缺性;接下来是文章的主题分析部分,通过细化《京华烟云》中的文学特色词语,将其分为七大类,并且对每一类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策略都进行细致分析,结合顺应论对各种翻译策略的选择进行总结,从而说明翻译策略选择的顺应性;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对论文的结论做了小结。通过以上分析,作者认为:在物质、社会、语言三方面多使用异化翻译策略,对一些习语的翻译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翻译不仅要顺应读者的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而且要顺应作者的意图,并且顺应的动态性让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能更加灵活的把中国特色文化词语带向世界。顺应论在中国特色文化词语的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学翻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做出调整的过程,因此不论译者采用的什么翻译方法,这些都是译者与读者之间相互顺应的体现。最后,希望本研究能对目前的翻译实践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