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并于“十二五”期间首次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密切相关,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产生,并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能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不竭的产业动力,推动城镇化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近年来,天津市的城镇化进程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半城镇化”现象仍很明显,高城镇化率的背后亟待提升的是城镇化质量,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层次较低,抑制了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回顾了天津市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详细评述了天津市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演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天津市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状况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建立VAR模型分析了天津市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动态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城镇化发展与农业产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二、三产业的提升均会带动城镇化水平提高,长期来看第三产业对于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强于第二产业。反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作用相对较弱。最后,结合天津市发展现状及实证结果,论文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农业现代化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合理推进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协调联动发展等对策建议。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从经济二元性、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角度对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状况进行了质量测评,以期全面描述天津市的发展情况,突破了以往仅进行定性分析的研究状况;二是选取天津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响应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既丰富了以往仅进行简单回归分析的研究内容,又为达到高城镇化率后如何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提供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