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O、ET-1、RBP4的影响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O、ET-1、RBP4的影响。  方法:  随机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入住天津市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内分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35例,其中73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胰岛素组,62例口服降糖药物(既往未使用过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4,RBP4)、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病、冠心病、吸烟及饮酒等既往史。  结果:  1.胰岛素组中血清胰岛素浓度高于对照组(t=4.334,p<0.01);  2.对照组中血清C肽浓度高于胰岛素组(t=-3.538,p<0.01);  3.胰岛素组中血清 RBP4浓度高于对照组(t=4.379,p<0.01);  4.胰岛素组中血清 ET-1浓度高于口服药物组(t=3.914,p<0.01);5.胰岛素组中血清NO浓度低于口服药物组(t=-3.053,p<0.01)。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秩和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LDL-C、BMI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饮酒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胰岛素组中血清胰岛素浓度高于对照组,然而其血清C肽浓度却低于对照组,出现了血清胰岛素与C肽分离现象,说明胰岛素组中血清胰岛素主要来源于外源性胰岛素而非内源性胰岛素所致;  2.二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饮酒、HbA1c、LDL-C、BMI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差异,胰岛素组中血清RBP4及ET-1浓度高于对照组,血清NO浓度低于对照组,并且该组血清胰岛素也升高,说明血清RBP4、ET-1及NO浓度可能与血清胰岛素浓度有关。  3.外源性胰岛素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ET-1、NO浓度,但对血管影响并不明确,因此外源性胰岛素可能造成血管内环境紊乱,导致血管损伤,增加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率,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白内障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首位致盲性眼病,至今药物治疗尚不能有效阻止或逆转晶状体混浊,因此,手术治疗仍然是各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且是唯一有效手段。自1967年
目的: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的癌症相关死亡率中位居前列,早期诊断对降低其死亡率意义重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C
ETS家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了解研究ETS家族及其对靶基因的调控机制,阐明ETS家族相关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从分子水平为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新
提出和研究一种新的方法,即利用电磁铁的电磁力去产生和控制双频激光器的频差。采用半内腔式的激光器结构,激光增益管窗片的两表面镀有高增透膜并作为腔内应力双折射元件。调节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体重控制中的适用性;从患者的人体测量学和临床检测指标、行为改变阶段、饮食和运动行为、糖尿病前期疾病知识和糖尿病授权能力方面,进行
利用微扰方法,通过考虑扩散效应的影响,分析了闭路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的光伏明空间光孤子的自偏转特性.结果表明,光伏明孤子的中心沿着一条抛物线轨迹偏转,中央空间频率分量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