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大鼠胚胎肝干细胞的鉴定及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oma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末期肝病包括晚期肝癌以及很多肝脏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肝移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肝源不足、手术创伤大、排斥反应等。随着肝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很多肝干细胞的分离的成功经验,发现了大量肝干细胞表面标志,并采用了多种实验技术对肝干细胞进行标记和示踪,以便能对其分化和体内移植后的迁移分化进行示踪研究,其中利用荧光蛋白基因修饰肝干细胞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得到公认。利用肝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移植到受体体内治疗相关肝脏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与肝移植比较,肝干细胞移植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可重复进行、一肝多用等优点,因此肝干细胞和肝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本实验室从孕14d大鼠胚肝中分离出大鼠肝干细胞,并用pAcGFP1-N1转染干细胞使其能表达GFP作为示踪。在转染pAcGFP1-N1的基础上,本实验进一步研究转染荧光蛋白基因对肝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功能的影响。并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初步探索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一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大鼠胚胎肝干细胞的鉴定本实验采用脂质体法转染pAcGFP1-N1质粒到大鼠胚胎肝干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证实转染成功后,分别按培养时间和消化时间不同挑选肝干细胞,挑选的细胞再次培养至铺满瓶底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ELISA方法测定ICAM-1含量。实验按照接种时间不同和胰酶消化时间不同分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Met阳性细胞的比例。镜下见胚胎干细胞在转染pAcGFP1-N1质粒后细胞形态较转染前无明显变化,荧光倒置显微镜见大量细胞发出绿色荧光。各组细胞ICAM-1含量和c-Met阳性细胞都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少,随消化时间延长而增多。实验证明胚胎肝干细胞在转染荧光蛋白质粒pAcGFP1-N1后镜下细胞形态无变化,转染后的细胞培养时先贴壁的细胞和消化时后被消化下来的细胞表达更多的细胞粘附分子ICAM-1,并表达更多的肝干细胞表面标志c-Met,这种方法有利于分选出纯度更高的肝干细胞。二大鼠胚胎肝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本实验用60%四氯化碳色拉油溶液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移植组和正常组。建模成功后移植组大鼠股静脉注射转染荧光蛋白基因的干细胞。对照组和正常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建模开始第1、14、18、30天断尾取血检测血清ALT、AST、TBIL。取肝组织观察移植后肝脏内荧光蛋白的表达并做石蜡切片并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观察到肝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组的各组测量值明显较对照组降低,HE染色见移植组肝结构基本恢复和肝细胞再生,对照组结构较紊乱,肝细胞再生不明显,移植组可见散在绿色荧光分布。说明胚胎肝干细胞经股静脉移植对急性肝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证实了肝干细胞的归巢现象。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CD147分子在亲环素A(CyPA)诱导的人T系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增殖、活化和趋化过程中的作用,旨在明确CyPA在Jurkat细胞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并探讨CyPA和CD147分子的
<正> 时代的脚步迈进了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社会里,健康才是我们成功的真正的基础。最近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
在高中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逐渐引起全国各地学校的重视,因为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树立学校的办学特色,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适应学生特殊需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机会,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癌症死亡率之首,但目前缺乏一种有效的早期检测手段。因此寻求一种早期肺癌检测方法,对于提高病人五年的生存率具有重大意义。石英晶体微天平(QCM)
《画友录》是研究萧云从以及“姑孰画派”的重要文献。对于人们更好的认识、把握这个画派的整体面貌和艺术特征十分有益,《画友录》的编纂刊行使人们开始产生了对“姑孰画派
针对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以人手结构形式及参数为设计依据,运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设计一种多关节指形机械手爪。其中包括机械结构、传动驱动系统、气
研华科技-2012年07月03日研华科技作为创新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专注行业深耕。为了加速在物流行业的市场扩充,研华科技智能服务事业群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重心
目的:探讨SATB1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构建针对SATB1基因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抑制其基因表达后对高侵袭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 -231增殖的影响。方法:1.采用
盆腔痛是女性常见妇科疾病之一,以慢性盆腔痛为主,对女性的姿势、平衡能力等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严重威胁着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但是目前关于女性慢性盆腔痛发生的
在19世纪中叶前后的50年内(1824~1875),经历了三代人的艰苦探索,奠定了经典热力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