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固体废物国内跨界转移法律问题探析

来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固体废物管理作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不可忽视。受制于经济发展、污染处理技术水平的差异,各省市在固体废物的处置需求、自行处置能力上各有不同,《循环经济促进法》中要求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化的处置标准,加快了各省、市行政区域之间以危险废物为代表的固体废物跨界转移“蓬勃开展”。本文以国内固体废物跨越省、市级行政区域转移为研究起点,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目前固体废物国内跨界转移存在的法律规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概括来讲,固体废物国内跨界转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法律规范层面的不完善、监管制度存在漏洞和缺乏跨界转移区域补偿制度,在这些问题中,本文研究重点放在法律规制对象范围和跨界转移区域补偿制度上。目前我国法律从制定到适用,都仅针对危险废物国内跨界转移并构建了严密的监管体系,却忽视了同属固体废物的非危险废物(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在近年中不断扩展的跨界转移趋势。并且,在将主要的规制手段集中于事前、事中的预防和监管后,我国法律又忽视了对跨界转移行为中输入地的公平救济,导致当前跨界转移行为中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权利义务不平衡,区域间社会矛盾加剧。本文在法律完善部分针对以上两个主要问题,分别提出:一是在现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框架内,完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转移联单办法》,将固体废物国内跨界转移法律规制对象的范围由危险废物扩大到所有固体废物,并根据不同特点分类管理;二是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构建跨界转移区域补偿制度,维护区域公平,对补偿协议设立的理论依据、目的与功能、框架和主要要素提出了一些构想。最后,通过这些完善建议,以期最终实现对固体废物国内跨界转移的严格监管,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转移环境。
其他文献
“2016年的主要指标显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基本面向好,在投资者趋于理性的情况下,装机容量和并网容量仍然保持较快增速,上网电量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弃风电量的骤增则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完成教学内容之外,还应把培育和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
开发高效的CO2捕集技术是实现能源气体净化和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相比于传统的CO2分离方法,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率和低能耗的优点脱颖而出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碳捕集领域的主
大气细颗粒物的细胞毒性与颗粒物的粒径、染毒剂量和颗粒物上吸附的物质有关。为了研究大气细颗粒物的细胞毒性与颗粒物粒径的关系,以杭州市城区居民区为采样点,用DLPI分级采
介绍采用常压两段逆流选择性浸出工艺处理镍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净化除铜渣的小型试验;扩大试验及工业试验结果,分析了该工艺的材料消耗及环保状况,并对工艺的适应性和相关结果进行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一套以“天道”观念和阴阳学说为哲学基础、以儒家学派的主流思想为理论依据、以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家庭家族为社会土壤、以“三纲五常”为饺心的完整而
根据目前1 000kV特高压交流设备生产研发情况,从设备可靠性及投资经济性两个方面提出分层接入换流站1 000kV交流滤波器设备选型推荐方案,考虑该选型方案可能带来的抗震及电磁
通过26台大型预焙槽的加大阳极试验结果表明,阳极加大后,由于极距增加、槽内液体搅拌强度减弱、磁场作用力减弱等原因使电解槽二次反应减少,电解槽电流效率等技术经济指标显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