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比失衡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及其沿食物网的传递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gen_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个世纪以来,近海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数量和比例均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引起的海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机制及趋势是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理论从元素计量平衡限制角度为了解富营养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然而,海洋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研究尚少。为了更好的探究N/P比失衡(本文中将偏离Redfield比定义为N/P比失衡)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及其沿食物网的级联效应,本文针对N/P比失衡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浮游植物元素组成的变化是否影响浮游动物以及沿食物链的级联效应开展室内实验研究,以期为揭示富营养化对海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及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N/P比失衡条件下,三角褐指藻(PT)、中肋骨条藻(SC)、小球藻(CV)和球等鞭金藻(IG)的元素组成受到显著影响。高N/P比条件下,微藻P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微藻N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低N/P比条件下微藻的N含量显著降低。微藻N含量较P含量表现出了更强的稳定性。微藻的营养组成也受到N/P比失衡的影响。低N/P比条件下PT和SC的总脂肪酸(TFA)、多不饱和脂肪(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均增加。PUFA含量与DIP存在正相关性,而MUFA和SFA含量与DIN存在负相关性。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受到N/P比失衡的影响,其中低N/P比条件影响效应更显著。同时,N/P比失衡条件下,中肋骨条藻和海链藻群体的粒径出现减小的趋势,高N/P比条件下这一趋势更为显著。中华哲水蚤、蒙古裸腹水溞和褶皱臂尾轮虫三种浮游动物对N/P比失衡的饵料没有主动回避的能力,其对不同N/P比饵料的摄食无显著差异。N/P比失衡饵料培养条件下,三种浮游动物的生长均出现降低现象,但是繁殖活动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蒙古裸腹水溞的怀卵率在低N/P比饵料条件下升高,在高N/P比饵料条件下降低;而褶皱臂尾轮虫的怀卵率在低N/P比和高N/P比饵料条件下均呈现降低现象;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在低N/P比饵料条件下降低,在高N/P比饵料条件下升高,其孵化率在低N/P比和高N/P比饵料条件下均呈现降低现象。褶皱臂尾轮虫体内C、N和P元素在高N/P比和低N/P比条件下均呈现降低的现象,高N/P比的降低幅度更大。高N/P比饵料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的TFA、PUFA、MUFA和SFA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但PUFA在TFA中的百分比降低;高N/P比和低N/P比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呈现降低现象,高N/P比的降低幅度更大。由如上结果推论,N/P比失衡效应会由浮游植物向植食性浮游动物传递。关于肉食性浮游动物,从生长状态来看,饵料N/P比失衡对牙鲆仔鱼的影响大于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牙鲆仔鱼的生长在高N/P比和低N/P比条件下均呈现较大程度的降低,而水母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生长在高N/P比条件下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在低N/P比条件下却呈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在N/P比失衡饵料条件下,牙鲆仔鱼达到LT10的时间较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短。从元素组成来看,N/P比失衡饵料对牙鲆仔鱼的影响大于海月水母碟状幼体,海月水母碟状幼体可能具有比牙鲆仔鱼更强的耐受性。由此,N/P比失衡可以沿食物网向肉食性浮游动物传递,存在食物网的级联效应。综上所述,N/P比失衡效应可以由浮游植物向植食性浮游动物,进而向肉食性浮游动物传递,存在食物网级联效应。但是,传递过程会因生物不同产生不同的传递效应。因此,富营养化的生态效应研究中,不仅要关注营养元素结构改变引起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以及数量变化,亦要关注浮游植物的元素组成和营养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沿食物网的级联效应,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富营养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途径和机制。
其他文献
单点的项目开发,因缺乏整体意识很难做好城市更新与创新,本文以上海某区域历史变迁为引,提出建筑环境的循环更迭中,选择有地区特色、民众归属感的存量产业建筑进行功能的置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务工,返乡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部分,在劳动力市场上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他们大多有着融入和定居城市的强烈愿望,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并且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返乡农民工群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其退出劳动力市场后的老年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现实情况是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不全,返乡农民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存在着保障水平低、转移接
近几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设备也进一步得到更新,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翻转课堂引起关注来源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集中注意力关注学生的需求,采取灵活的方式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翻转课堂不是从形式上对课堂进行翻转、反转或颠倒,而是从实质上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翻转课堂将学习的主体转换到学生;将老师牵着学生学习的模式转变为老师协助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翻转课堂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抓住创新机遇的能力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由于农业在这一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地位,能否充分利用“互联网+”特色
背景肠道微生态改变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虽然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该过程中肠道微生态的变化目前尚未报道。方法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治疗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小鼠。通过观察生存曲线、肝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等评价治疗效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评价ZO-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
近年来,因工业废物及化肥滥用而导致的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污染日益严重。这些污染对水稻的萌发和生长有直接影响,同时易于在水稻体内产生积累,最终会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及
厌氧反应器技术因其具有运行成本低、耐毒抗冲击性能好、微生物种类多样等优点,逐渐成为污水生物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试验试制一种适用于高浓度厌氧颗粒污泥的厌氧反应器,针对传统厌氧反应器处理废水过程中出现的布水不均匀问题,提出改进方案,采用传统生物滤床的布水方式,在开孔布水板上方用滤板固定喷头布水,并且在喷头上搁置一定级配的石子以保证厌氧反应器的均匀布水。除此之外,针对颗粒污泥浓度较大造成挤压的问题,在
中国幅员辽阔,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从古至今,人们为了抗寒预冷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采取集体供暖的方式,但人口不够稠密的北方地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雾霾天气已成为全国各大城市共同的环境问题,橙色预警,企业停工,学校停课,大部分区域检测数据显示“重度污染”,医院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交通出行受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更是每个人互相交流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每个人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大自然,学会倾听父母的话语,学会倾听教师的问题,学会倾听同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