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评价参芪复方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探索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以70只雄性SD大鼠制造糖尿病血糖波动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50只按血糖水平高低随机分为模型组(M)、格华止组(G)、中药高剂量组(SH)、中药中剂量组(SM)、中药低剂量组(SL)。另外设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各实验组大鼠在造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同时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每周测同一日内的5点血糖,计算血糖波动指数(MBG、SDBG、LAGE)。干预8周后处死,腹主动脉采血,ELL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采集胰腺组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胰岛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观察胰岛α细胞、β细胞数及其比值的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和格华止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毛色、饮水、摄食、多尿及体重等一般情况较好,中药各剂量组优于格华止组。2、血糖水平比较:与C组比较,M组、G组及中药各剂量组的MBG、SDBG、LAGE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血糖波动持续存在。3、干预8周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比较:与C组比较,M组、G组及中药各剂量组的胰岛素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G组及中药各剂量组高于M组,其中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比较:与C组比较,M组、G组及中药各剂量组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比较,G组及中药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胰岛病理HE染色观察。C组大鼠胰岛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M组、G组、参芪复方各组大鼠胰岛细胞均出现不同程的度病理性改变,M>G=SH=SM>SL。5、干预8周后胰岛内α细胞数量、β细胞数量、α/β比值比较:与C组比较,M组、G组及参芪复方各组α细胞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G组及参芪复方各组α细胞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M组、G组及参芪复方各组β细胞数量减少,其中M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比较,G组及参芪复方各组β细胞数量高于M组,其中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M组、G组及参芪复方各组α/β比值高于C组,其中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G组及参芪复方各组α/β比值低于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8周后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比较。与C组比较,M组、G组及参芪复方各组的P凋亡细胞数增加,M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比较,G组及SH、SL组少于M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M组的凋亡细胞密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G组、参芪复方各组的凋亡细胞密度低于M组,其中S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复方可以改善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的作用。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在血清激素水平上具有胰岛素缺乏和高胰高血糖素血症同时存在的特点,胰岛细胞具有β细胞严重损伤和α细胞异常生长、胰岛细胞凋亡增加的特点。参芪复方可以促进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素分泌,具有增强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β细胞抗损伤和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从而调节α/β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