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材料修饰碳糊电极的构筑及应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综合报道了碳糊电极(Carbon Paste Electrode, CPE)的发展、制备、表征及其在食品分析、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前景。由于它残余电流低、制备方法简单、表面易于更新,灵敏度高,价格便宜,在分析化学特别是电化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碳是元素周期表中奇才辈出的一族,除了前几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科学家又发现了这家族中的另一位”奇才”——石墨烯(Graphene, Ge)。近几十年来,碳纳米材料一直是科学界的一颗新星。众多研究表明:碳纳米管不仅比表面积大而且具有电催化性能强、成本低等多种异常的性能,这为其在伏安传感器的应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碳质纳米材料作修饰材料掺杂到CPE中进行以下研究:(1)同时制备CPE、 CNT掺杂的CPE (CNT/CPE)和Ge掺杂的CPE (Ge/CPE)三种伏安传感器,并考察了麦芽酚在三种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CNT与Ge的加入对麦芽酚的反应并没有起到催化和促进作用,CPE对麦芽酚响应的灵敏度最高。用差示脉冲法建立了一种伏安法检测麦芽酚的新方法,并且得到了较宽的线性范围和低的检出限。(2)采用直接混合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掺杂的CPE,优化并最终确定了碳纳米管的最佳掺杂量,实现了对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的分析检测。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得该修饰电极对黄芩素响应的线性范围是2.0×lO-8~1.0x10-5molL-1,检出限为4.2×10-9mol L-1。成功地用于实际样品即人血清与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素的测定。同时,结合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推测了黄芩素在该电极上的反应机理。(3)首先用G Tsutsui报道的方法合成了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 AuNPs)并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在体系(2)中构筑的MWCNT/CNT电极基础上,采用自组装的方法AuNPs修饰到MWCNT/CNT上,构筑了一种新型的伏安传感器。该修饰电极对芦丁的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为了进一步探讨其电极反应机理我们对其电化学反应参数(如电子转移数、饱和吸附量等)进行了计算。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建立了一种伏安法测定芦丁的新方法,检测灵敏度是已知方法中最高的。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体裁分析的方法从交际意图和修辞目的的角度分析了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文章(Research Article,i.e.RA)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分析揭示了该学科的两类学术文章,即实证性(p
预告登记所保障的是针对物权变动的债权请求权;经保障后的此项债权请求权则被赋予了一定的物权效力。这种物权效力在此体现为物权的绝对效力,具体包括权利人所享有的处分或继
本文主要从股权收益权相关性质、强制执行公证基础两方面对股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协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可行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就公证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风险进行阐
<正>一、从神降至英雄艺术创造的中心是形象.写什么人?写什么?效果如何?是探讨艺术本质的中心一环.英国莎学家布拉德雷(A.C.Bradly)在其著名论文《莎士比亚悲剧的实质》(1904
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在哪些方面,要怎么做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近几年来困惑职教人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坚持能力为本,突出技能实践,切实对接产业"为宗旨,如何加强在专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未来移动数据流量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蜂窝网络中的能耗也会持续增加,经由绿色通信实现移动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另
上个世纪初,随着Ullmann反应被报道以来,铜催化偶联反应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至今,铜催化偶联反应已经成为碳-碳键、碳-杂键生成的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铜作为催化剂具有容易制
甲醇是碳一化学的基本构筑单元,以甲醇为原料的分子筛催化反应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一类反应。表面甲氧基则是甲醇在分子筛上转化时的重要中间体物种,对该物种反应活性及其在
目的观察25G细针腰麻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0例肛肠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0例,采用25G细针小剂量腰麻;对照组400例采用常规腰麻,分析2组操作难度及术后术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