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热法高钛铁制备及其对钢液脱氧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overzhouwe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钛铁是含钛量为6%~75%的钛铁合金,是一种用途较为广泛的特种铁合金,是冶炼特种钢、结构钢和特种合金钢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作脱氧剂、脱气剂、合金元素添加剂和孕育剂。课题组采用铝热新工艺制备出了低氧高钛铁,但合金铝含量偏高,为此本课题制备出不同铝含量的低氧高钛铁,研究其在钢液脱氧过程的钛和铝的脱氧行为及对钢组织的影响。首先,通过对钛氧化物析出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1873K用钛脱氧时,只要将溶解氧含量控制在0.003%以下,将优先析出Ti2O3颗粒,然后是Ti02和Ti305,最后析出TiO;实际的体系是Ti与A1共同脱氧,在1873K温度范围内,aTi/aAl>8时钢液中的氧受钛控制,脱氧产物为Ti2O3;实际上Al2O3和Ti2O3能形成固溶体,需要控制钢液中aTi/aAl>10,脱氧产物中α(Al2O3)才能很小,才能保证脱氧产物主要是Ti2O3。其次,以金红石和钛铁矿为原料,考察不同的钛铁矿和金红石的用量比、配铝系数及不同重量的物料对钛铁合金质量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及化学分析等技术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钛铁矿/金红石为1:2时,合金中钛和铝的含量最优,回收率最优;配料中过量的铝是导致合金中铝含量过高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合理的控制配铝系数;随着物料重量的增大,铝的含量减小,但钛的回收率有所降低;通过计算每组实验的单位热效应得出最合适的单位发热量为2800-3000kJ/kg。最后,在中频感应炉内进行不同合金脱氧的高温熔炼实验,利用化学分析、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不同合金脱氧的试样的化学成分、组织、夹杂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钛铁合金脱氧是一个钛铝共同脱氧的过程,脱氧后,残余铝的含量符合要求。加入合金后,组织得到了细化,产生针状铁素体,这个变化起主要作用是钛元素;从夹杂物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入钛铁合金后,夹杂物及其周围的组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夹杂物都含有Al、Ti两种元素,还含有少量的Mn元素。夹杂物基本上是硅酸盐类夹杂和Al2O3夹杂,而且夹杂物尺寸变小。随着脱氧剂用量的增加,硅酸盐类夹杂物变的越来越少,而夹杂物主要以Ti-Al-Mn的复合夹杂物存在,在这些夹杂物周围出现了放射状或部分放射状的针状铁素体组织。说明该类夹杂物起到了晶内铁素体核心的作用,诱导了晶内针状铁素体的形成,使钢中的夹杂物变害为利,产生了细化组织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制作活动义齿人造牙主要材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该材料存在硬度较低、收缩较大、耐磨性较差、强度低、不够致密等问题。而且人工牙耐磨性的影响更
论文探讨了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铝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论文介绍了铝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电解体系冰晶石-氧化铝溶液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步伐的迈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钢铁企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我国钢铁企业将会受到国外优质低价进口产品的挑战。以质量求生存也就提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整合来自不同感觉器官的信息来认识外部世界。作为人类非常重要的两个感觉通道,视觉和听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在视听交互的过程中,一致的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