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状况研究——对青岛、济南四所高校的调查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i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伟大机遇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女性的支持和贡献,自古以来“女人能顶半边天”,对女性的尊重和支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知识层次较高、年轻、富有朝气的群体,她们富有思辨色彩与理性观念,能够客观、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能够正视自己的独特性,通常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进取意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使她们更容易接纳社会主义女性道德的新内涵。对于当代女大学生自身来说,女性主体自主意识的建立应是女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标志,对于女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印象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都使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侵蚀着女大学生的自信意识;并导致女大学生中出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和滑坡,以及向女性旧道德的复归现象。   为了了解这一状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山东几所高校女大学生的女性主体意识状况,以SPSS统计方法为主,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且主要通过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目前山东省内的几所高校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状况。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描述了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提出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分别阐述了国外学者的关于女性的社会性别理论,梳理国内的学者对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研究状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通过收集的问卷调查资料,来分析当前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确立中的具体现状,存在哪些问题,各地区之间有没有差异比较等。通过资料的统计分析描述出目前山东省内几所高校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状况,从女大学生对传统男女性别气质的认同情况、对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认同情况、女大学生的自尊自卑感状况、女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和成就意识水平、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状况和对妇女解放事业的参与程度等。第三部分是对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状况评价分析。通过社会学的理论分析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从社会性别角度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由于社会政策的实施和大的社会环境的改变、女大学生接受的教育的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相比前些年的研究状况有较大提高,独立进取意识较强。但是部分女大学生仍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女性主体意识不强,如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就业压力、大众传媒的宣传影响、以及部分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状况不健全等因素。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试图从社会学角度对改善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状况提出建议和解决措施。从大的社会环境政策到家庭、学校的教育改善,大众传媒转变观念提高质量、最主要的是女大学生自身观念的改变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学位
商业广告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商品流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作为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为企业树立形象的传播工具,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商业行为,属于经济范畴。但是在现代社会里
就业是民生之本,富民之路,安国之策。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亿万人民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更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形象和凝聚力。把就
相对剥夺感是现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个人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主观感受。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也日益成为学
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主体正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企业和个人都迫切希望有优质的公益项目可供选择,以更有效
在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21世纪,全球化、城市化横向纵向深化发展,人们的头脑被海量的信息所充斥,思想被来自各国各地的文化裹挟着。文化变迁无处不在,在漫漫的文化大潮中人们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