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物流诚信不仅关乎消费者的财产安全,而且影响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物流服务诚信的保障已成为重要的民生、经济、政治议题,消费者对物流服务诚信的诉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也在保障行业服务诚信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近年来频发的物流企业失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物流行业诚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业诚信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因此,对物流企业信用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物流服务诚信的保障,加强监管是最基本的手段,但鉴于我国物流行业业态复杂、行业进入与转换成本较低的现实,紧靠加强监管难度大而且效果一般。基于此,立足我国物流行业的现实,通过完善市场环境,创造激励相容条件,基于经济学视角激励物流企业提高服务信用水平,是从长远来看提高物流行业诚信水平的根本措施。本研究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别从信号发送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视角分析物流企业诚信经营的激励机理,并采用双寡头竞争模型,探讨消费者信念与行业波及效应对物流企业选择诚信经营激励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是信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可置信的信号发送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市场的失灵,这需要信号信息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物流企业的禀赋差异和服务信用差异,并且要能被消费者充分接收。激励相容条件的实现,可以通过增加对诚信服务的支付,提高对失信服务的惩罚等手段。考虑到竞争环境下的物流诚信治理,促使消费者对问题企业信用信念进行充分修正,并防止问题企业导致的行业负面效应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激励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诚信水平。最后,引入选择实验法,以消费者支付意愿为测量依据,检验消费者对物流服务信用属性和物流诚信改善措施的认同状况。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物流诚信改善措施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认同,我国存在着激励物流企业提高服务信用水平的市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