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尺路面试验环道沥青路面车辙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速公路主要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而车辙病害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最严重病害之一。准确的车辙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可以对路面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还可以对路面的后期养护与维修提供参考。采用SPT简单性能试验机对环道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动态模量试验,分析了不同沥青材料、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随试验温度和加载频率的变化规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随试验温度和荷载频率的变化趋势相同,随着温度升高,动态模量明显减小;随加载频率的降低动态模量逐渐减小。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相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随沥青标号的增加而变小,尤其是在高温50℃时,50#和70#沥青的动态模量比30#沥青的动态模量降低了35%。通过对动态模量主曲线和相位角主曲线的研究,得到扩展温度60℃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值,进而得到该温度下的动态模量评价指标值。根据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评价指标与车辙相对变形量之间的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采用Origin软件自定义拟合函数,以AC-13、AC-20以及AC-25共10种沥青混合料的厚度H、累计荷载作用次数N、动态模量指标|E*|/sinφ为自变量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预估模型的相关系数,建立基于室内试验的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模型。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大小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沥青面层厚度、沥青混合料类型以及整体结构组合形式,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和单轴轴重。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万次累计轴载下变形量呈先增大后减小在增大的趋势。在温度条件接近的条件下,单轴重的增加并不会引起车辙的明显增大。通过标准车辙试验、汉堡车辙试验及法国轮辙试验对环道21种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抗车辙试验并与环道累计标准轴载737万次作用后测得的路面结构深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高温车辙评价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通过足尺环道埋设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构内部温度随路面深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实测温度场和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对结构STR19进行车辙仿真计算,3种结构的的实测值与计算值都表现出了相同规律。利用足尺试验环道实测车辙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环道车辙变化还处于压密车辙阶段,主要影响因素为沥青材料,其中应用30#沥青铺筑的路面结构抗车辙水平优于其他种类沥青材料。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以来,随着对自然资本价值的认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为核心的生态资产估算需求日益迫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由于受复杂地表与
镧系稀土氟化物微米晶和纳米晶因其优异的发光性能和磁性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镧系氟化物晶体中,空间群为P6_3/m的β-NaLnF_4(Ln=La-Yb)晶体,在很宽的近红外发光波段都具有很高的上转换发光效率、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又以NaYbF_4和NaGdF_4两种镧系稀土氟化物研究的最多。然而,由于对β-NaLnF_4(Ln=La-Yb)微米晶和纳米晶在溶液中的
近年来,SERS及其相关技术已经能够检测到部分物质的单个分子,增强系数可达8至14个数量级。制备一种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微球,制备方法简单且产生污染物少;优化制备条件,提高材料的SERS增强能力;一般情况下,贵金属纳米颗粒都具有催化活性,在催化化学反应的同时,实现对催化反应的实时拉曼检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制备一种超灵敏并且具有催化活性的双功能金属SERS基底,实现对单分子待测物的痕量级检
本文研究了苯二酚异构体同步检测的电化学方法、苯二酚异构体的芬顿氧化降解以及传统芬顿氧化体系的优化,并且对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等进行调整优化,对反应原理和降解机理进行探究验证,主要内容如下:1.三种苯二酚异构体的电化学同步检测以制备的不同修饰电极分别对苯二酚异构体进行电化学检测,选出了性能最佳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电极,在优化了各项检测条件后,最终实验结果表明:电极修饰材料用量为0.
中国动画自1955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被认为是苏联作品以后,便决心要走出自己的民族风格。在经历了探索、发展、繁荣、停滞等阶段以后,今天在国际浪潮的冲击下,进入了迷茫时期。回望中国动画发展史,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对中国动画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阴山岩画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在中国动画创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并探索其实施的具体方法。阴山岩画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在艺术中占有
氢气是用于能量释放的最清洁的可再生二次能源,其可以通过简单的光催化裂解水制得。二维(2D)催化材料,例如石墨烯,石墨烯衍生物和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由于其特殊的电子、光学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企业营销创新提供了良好氛围,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积累市场上的客户资源和产品销售数据后,能够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以此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商业逻辑或知识,从而指导企业的具体营销活动,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实现精准营销。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研究了大量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界对于精准营销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大多数文献都是围绕消费品以及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产品展开调查和研究,鲜有围绕工业
近年来,铅卤钙钛矿材料APbX_3(A=Cs,CH_3NH_3,CH(NH_2)_2;X=Cl,Br,I)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在能源、成像、传感、激光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受限的物相和形貌调控以及环境稳定性差等因素严重阻碍了铅卤钙钛矿材料在上述领域的现实应用。本论文通过细致研究铅卤钙钛矿材料合成中常用的配体辅助饱和重结晶(LASR)方法,探索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钙钛矿(perovskite
随着近年来我国跨越江海湾桥梁的大量修建,船舶的吨位和流量的日益增大,船撞安全问题逐渐被重视。在桥梁的设计基准期内,沿海地区的桥梁结构抗力会受氯离子侵蚀影响而随时间衰变且不可恢复,进而影响了桥梁结构性能,导致桥梁结构在船撞作用下可靠度的变化。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沿海地区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研究入手,以桥梁工程可靠度研究为核心,提高桥梁结构的船撞安全性为目的,围绕沿海地区氯盐侵蚀环境下桥梁结构的船撞
液态活检能够对肿瘤组织释放到体液中的游离癌症标志物进行实时监控,是癌症早期诊断中的突破性技术。其中,miRNA(microRNA)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癌症液态活检标志物,受到了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