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的区域对比分析被国际地理学联合会LUCC工作组列为2000~2008年期间的研究目标之一,国际地圈生物圈项目(IGBP)的LUCC组强调实案对比研究,极大地深化了对不同地理和历史背景下人类驱动力引起的土地覆被变化的认识。长白山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形态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生态问题,如图们江流域的水质污染、原始林的面积锐减,濒临灭绝物种种类增多,水土流失加剧等。这些问题直接体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上。要保护长白山的自然资源,就应该研究其土地利用的安全格局。位于长白山南北坡的集安市和珲春市因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的相对差异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本文采用遥感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分别位于长白山南北坡的集安市和珲春市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首先借助ENVI4.5和ArcGIS9.3等GIS软件,对集安市和珲春市1996年和2007年的TM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和解译,从中提取两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信息,与统计数据进行拟和分析;其次,采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软件包FRAGSTATS3.3,选取典型景观指数,分析不同时段集安市和珲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比两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差异性;最后,依据1996-2007年吉林省统计年鉴,采用SPSS软件,对1996-2007年间影响两地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分析结果看,两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速率和趋势不同。引起用地格局变化差异的原因与所处坡向无关,主要驱动因子(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农业技术进步)在研究时段内交替占主导作用的差异性是引起两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