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室内暴露实验方法,研究水体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对斑马鱼自由基(ROS)、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确定两者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并分析原因。采用综合生物标志物指数(IBR)法对比较两者生态风险的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PFOS为中毒物质,可以引起斑马鱼氧化应激反应,使细胞受损产生ROS和MDA,且MDA含量变化与ROS含量变化相一致,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SOD活力在暴露前3天表现为抑制作用,在暴露6天后表现为诱导的作用。在整个暴露期间,AchE活性均表现为诱导作用。在暴露前6天,LDH活性表现为诱导作用,暴露9天后,LDH活性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2)PFOA为低毒物质,斑马鱼对PFOA的氧化应激反应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ROS、MDA含量变化与SOD活力变化呈“相反”趋势。PFOA具有神经毒性,对AchE活性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通过诱导AchE活性,抑制兴奋传递。PFOA对LDH活性则表现为抑制-诱导-抑制的作用。3)PFOS和PFOA联合暴露对斑马鱼造成的氧化损伤明显高于单一作用,联合暴露更早的激发了斑马鱼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在整个实验周期内,各联合暴露组对斑马鱼ROS含量、MDA含量和AchE活性均表现为诱导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对斑马鱼SOD活力表现为抑制-诱导-抑制-诱导作用。4)通过对生态风险进行分析,15+135mg·L-1联合暴露组对斑马鱼的生态影响明显高于其余各联合暴露组及PFOS、PFOA单一暴露各浓度组,其生态风险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