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心理弹性及情绪智力现状,探讨情绪智力、心理弹性对其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为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抽取377名高职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临床沟通能力量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10)。所有资料经审核后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结果:1.高职实习护生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本次研究共调查377名高职实习护生,年龄在16-24岁之间,平均年龄(21.36±1.24)岁,以女性为主(81.7%)。其中,来自农村的护生259人(68.7%),独生子女112人(29.7%),在校期间为非学生干部有252人(66.8%),家庭经济水平一般的为309人(82.0%)2.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及差异分析。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得分为(85.91±10.44),其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建立和谐关系(19.03±3.03)、敏锐倾听(16.36±2.78)、确认患者问题(15.63±2.73)、验证感受(15.11±2.84)、共同参与(11.07±2.34)、传递有效信息(8.72±1.51)。其中,女护生在临床沟通能力总得分及其各分维度的得分上高于男护生,生源地为城市的护生在敏锐倾听、确认患者问题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农村护生,独生子女在临床沟通能力总均分及建立和谐关系维度上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职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情绪智力得分及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高职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总得分为(28.20±5.61),均分为(2.82±0.56)。情绪智力得分为(125.88±15.41),均分为(3.81±0.47)。情绪智力四个维度的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情绪知觉(47.18±6.36),他人情绪管理(37.49±5.36),自我情绪管理(23.92±3.49),情绪表达(17.33±2.9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职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及其分维度与心理弹性(r=0.402-0.462,P<0.001)、情绪智力及其分维度(r=0.412-0.595,p<0.001)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07-0.624,P<0.001)。4.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控制年龄、性别、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后,把护生的心理弹性纳入回归模型,R2由0.043增大到0.243,心理弹性可以单独解释临床沟通能力20.0%的变异量(β=0.450,P<0.001)。然后,将情绪智力及各维度纳入回归模型,R2由0.243增大到0.408,情绪智力中情绪知觉(β=0.346,P<0.001)和情绪表达(β=0.216,p<0.001)可解释临床沟通能力16.5%的变异量。结论:1.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处于中等水平。2.高职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情绪智力与临床沟通能力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影响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心理弹性、情绪智力中的情绪表达、情绪知觉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