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Y-Gd-Zn-Zr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其蠕变行为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79次 | 上传用户:zebra4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是目前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重小、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热导电性好、阻尼性、切削加工性好等优点。近年来人们相继开发了Mg-Y-Nd-Zr和Mg-Gd-Y-Zr等新型的高强耐热镁合金。随着Mg-RE合金的研究深入进行,很多研究者通过在合金中加入廉价的Zn来代替部分稀土,也获得了相近的力学性能。并且还发现加入少量的Zn,不仅可以调控Mg-RE系合金的时效析出组织;而且在适当的加入量和工艺条件下,Mg-RE-Zn系合金还产生了除沉淀相以外的新相或结构,即长周期有序结构(Long Period Stacking Ordered Structure,简称LPSO)。该结构使Mg-RE系合金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和高温屈服强度、好的延伸率和高的应变速率超塑性。根据前期Mg-Gd-Y-Zr合金在高强耐热方面取得的实验结果,本文考虑在该合金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不同含量的Y元素(5-14wt.%)和不同含量的Zn元素(0.5-3wt.%)来研究它的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Mg-10Y-5Gd-2Zn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和高温蠕变行为。本文以Mg-(5-14)Y-5Gd-(0-3)Zn-0.5Zr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ICP)、光学显微镜(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仪(XRD)、带能谱分析(EDAX)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通过硬度、室温和高温拉伸及拉伸蠕变性能等,系统地研究了不同Y含量、Zn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对Mg-(5-14)Y-5Gd-(0-3)Zn-0.5Zr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合金的强化机制,重点研究了时效析出相结构、长周期结构、形态、尺寸和分布的演变过程,为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不同Y含量的Mg-(5-14)Y-5Gd-2Zn-0.5Zr合金发现:当Y≥8wt.%时,晶界处开始出现黑色的条状Mg12ZnY共晶相,并且晶内开始产生精细的条纹状LPSO结构相。随着Y含量的增加,晶界上的Mg24(GdYZn)5共晶相、黑色的Mg12ZnY相和晶内的精细条纹LPSO结构相都开始增多。铸态Mg-10Y-5Gd-0.5Zr合金主要由α-Mg过饱和固溶体、网状Mg24(GdY)5共晶相和花瓣状的Zr核组成。该合金加入不同含量的Zn后,组织发生了明显变化。晶内出现了层片状的精细条纹,随着Zn含量的增加,晶界上大块条状的Mg12ZnY相的数量也增加。铸态Mg-10Y-5Gd-2Zn-0.5Zr合金主要由α-Mg过饱和固溶体,Mg24(GdYZn)5网状共晶相, Mg12YZn大块条状共晶相和晶内的层片状精细条纹相组成。晶内的层片状精细条纹是6H′(ABCBCB′)类型的LPSO结构;为畸变的6H类型,其a轴和c轴夹角为88°。2.通过研究Mg-10Y-5Gd-0.5Zr合金在500-550℃和0-48h固溶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优化出了535℃×16h的最优固溶工艺。在该工艺条件下,Mg24(GdY)5共晶相完全溶入了α-Mg基体,且晶粒没有明显长大。参考不同温度固溶处理的力学性能,优化出Mg-10Y-5Gd-2Zn-0.5Zr合金的最佳固溶工艺也为535℃×16h;而且还发现该合金在535-545℃固溶过程中,晶界的Mg24(GdYZn)5相全部溶入了基体,但是在晶界上依然残留着Mg12ZnY相。3.研究发现Mg-10Y-5Gd-2Zn-0.5Zr合金峰值硬度随着时效温度的上升而下降,过时效硬度下降幅度随着时效温度提高而加大。根据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优化出225℃×24h为合金最佳时效工艺。拉伸实验温度从室温升高到250℃的过程中,铸造T6态Mg-10Y-5Gd-2Zn-0.5Zr合金的抗拉强度只发生了微弱的降低,而当温度高于250℃时,合金的抗拉强度急剧下降,延伸率大幅度提高。铸造T6态Mg-10Y-5Gd-xZn-0.5Zr合金的常温和高温抗拉强度都明显高于WE54合金,高温抗拉强度尤其明显,其中Mg-10Y-5Gd-2Zn-0.5Zr合金在250℃和300℃的抗拉强度分别为326MPa和261MPa,远远高于同状态下的WE54合金。4.研究还发现Mg-10Y-5Gd-2Zn-0.5Zr合金在225℃时效24小时后,晶内析出β′相,该相具有底心正交晶体结构(a=0.640nm, b=2.223nm, c=0.521nm),与镁基体的取向关系为:(100)β′∥(2110)a, (001)β′∥(0001)a, [010]β′∥[1010]a。峰值时效时椭球形β′相是主要的强化相,对合金的强度贡献最大。此外,晶界上还残存着大量块状Mg12ZnY相,该相经过时效处理后结构没有明显变化;晶内仍然有6H’的LPSO结构相。5.通过对Mg-10Y-5Gd-2Zn-0.5Zr合金在温度(200-300℃)和应力(30-120MPa)条件下的高温蠕变测试发现,该合金在应力低于80MPa,温度低于250℃的范围内,蠕变性能随温度的升高下降幅度较少,合金的蠕变性能很好;当温度高于300℃而应力也高于80MPa时,合金的蠕变性能急剧变坏。对于铸造T6态Mg-10Y-5Gd-2Zn-0.5Zr合金比较适宜的使用温度不超过300℃,应力不超过80MPa。Y含量在10-12wt.%的合金具有最佳的抗蠕变性能。6.研究还发现,Zn元素可以显著提高Mg-10Y-5Gd-0.5Zr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在300℃/50MPa条件下,铸造T6态Mg-10Y-5Gd-2Zn-0.5Zr的蠕变性能最好,稳态蠕变速率ε? min为6.60×10-8s-1,100小时的蠕变应变总量ε100仅为1.76%。合金在250℃和300℃指定应力范围的应力指数分别为2.3和5.1,在指定应力30MPa和50MPa下的表观激活能为分别为191.9KJ/mol和216.4KJ/mol。7.研究发现,铸态Mg-10Y-5Gd-2Zn-0.5Zr合金经过300℃/50MPa蠕变至稳态阶段(100h),晶内的LPSO结构相明显增多;而且在晶内和晶界还析出了一定量的粗大的平衡β相。晶界上依然存留着Mg12ZnY相。8.Mg-Y-Gd-Zr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Zn后,产生LPSO结构相,对于位错运动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在高温蠕变过程中,开动非基面位错。LPSO结构相在位错的作用下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晶格畸变,产生弯曲变形,这样的扭曲严重了阻碍了位错的运动,从而使合金的蠕变性能提高。9.铸造T6态Mg-10Y-5Gd-2Zn-0.5Zr合金在300℃/50MPa蠕变至稳态阶段(100h),晶内和晶界处析出了一定量的粗大的β相。β析出相与基体界面产生大量错配位错,阻碍了位错运动。在孪晶界和LPSO结构交互作用的位置可以看到,LPSO结构发生了偏转,形成了一定的角度。经测量,该角度约为4.1°。10.Mg-Y-Gd-Zn-Zr合金的高温蠕变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和晶界滑移。晶界上的Mg12ZnY相也起到了钉扎晶界的作用。LPSO结构相和析出相的复合强化阻碍位错运动,提高了合金的蠕变抗力。
其他文献
高清体育赛事是高清电视推广的主要动力之一,今年6~7月,中央电视台高清频道全程转播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从而掀起了高清电视销售的新一轮热潮。由于高清机顶盒价格高、数量少,
目的探讨CT定位穿刺三维引导器在交感神经调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胸交感神经调制术或腰交感神经调制术的患者60例。
在当代语境中,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然而,审美现代性研究有其阐释的一些基本前提需要确立:第一,从时间、审美意识与艺术表现、审美价值与审美
目的:基于在体单向肠灌流与Caco-2细胞模型研究四制香附主成分(香附烯酮、α-香附酮)的肠吸收机制,为四制香附的临床应用及剂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测量跨膜电阻(TEER)值、荧光素钠标记物渗透量检测,评价Caco-2体外细胞单层模型是否建立成功。2.四制香附提取物及其主成分的细胞毒性评价通过MTT细胞毒性实
<正> 稳定压倒一切,这是中央确定的正确方针。民族地区的稳定工作主要是民族团结,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及言行。因而,民族地区地市州报的中心工作也应是维护稳定。
日本文化源目中国,在长期的 对外变化交流中,逐渐形成了风格多元、 内涵丰富和自然主义的审美特色。在建 筑、园林的设计上表现为重抽象、简练和 强调工艺精美等特点。该文通
<正>3月20日,由东方卫视携手欢乐嘉娱、华录百纳全力打造的中国首档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欢乐喜剧人》,在北京举行了启动发布会,这也是自去年重金打造素人喜剧节目收视率第一
城市夜景观建设在全国上下广泛开展起来,沿江城市在塑造特色景观的同时该如何利用滨水优势,进行科学的照明设计、细致的考虑对人的关怀,创造出合理、美观、舒适的夜景观?着重
<正>结缘:一眼相中的栏目火火兔故事机爆销亲子家庭是近三年从各大终端到网络的,其市场占有率可以称为中国妈妈的首选早教故事机。一个爆款产品开拓出一片市场,这无疑是一个
目的: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等能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生长,远处迁移和浸润转移,并且参与机体的免疫编辑过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