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反腐败领域的运用,使互联网成为联通官方反腐败机构和公众的桥梁,也是公众表达反腐倡廉诉求的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公众通过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表达反腐倡廉诉求,参与腐败治理作用愈发显著。从往期网络反腐案例来看,“民间-官方”反腐信息交流平台基本形成,拓宽了参与渠道,增强了腐败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然而,受当前网络立法的不健全和网络虚拟空间公民参与非理性因素的制约,公民参与腐败治理存在异化现象,这就需要深入剖析我国当前网络社会腐败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内在机理,搭建官民互动的有效平台,引导公民理性有序参与。非理性行为容易造成道德伦理危机,公民隐私权和名誉权也可能被过度网络搜索侵犯,网络管理的漏洞易导致公众参与网络反腐随意性和无序化。本文从法律、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层面深入探索公众参与网络反腐支撑条件,为深入研究公众参与网络反腐行为特点,有效地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网络反腐,本文引用“冰山”模型概念,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总结归纳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特征和意愿。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法,收集2012年-2018年公众参与网络反腐90例典型案例,将公众参与网络反腐行为的客观样态进行呈现;对当前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特征进行深入总结,包括网络反腐参与者的身份和方式、涉腐舆情案例的主题特征和官方回应效果分析。对公众参与网络反腐行为中的负面效应进行详细归纳,包括公民隐私泄露风险、实施举报风险以及举报者合法权益被侵犯风险和舆论干扰审判公正。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设计公众参与网络反腐行为主观意愿调查问卷,在公众参与网络反腐较为活跃、网络反腐典型案例爆发较为集中的平台天涯论坛进行了发放,旨在掌握公众对网络反腐的意愿情况,具体包括公众对反腐败意愿分析、公众参与网络反腐行为倾向特征以及公众参与网络反腐风险识别能力三个方面。最后,结合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的客观样态和主观意愿的特点,提出构建官方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网络反腐的生态系统,对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策略进行优化,包括舆情的收集与研判、公众与官方反腐部门的沟通平台、加强网络监管和涉腐舆情回应机制和网络举报者权益保护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