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硅合金变质技术研究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engjuanjuan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Si合金因其优良的铸造性能和力学性能被广泛使用,工业生产中为了改善铝硅合金中的粗大组织,通常采用变质处理。Sr对共晶硅组织有较好的变质作用,且无污染、重熔性好、保持时间长,因此国内外广泛使用Sr变质剂。热分析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变质处理后的熔体质量,其中检测共晶硅变质的有效判据是变质前后共晶生长的温度差。铝硅合金中往往加入其他合金元素来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合金元素对凝固过程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变质后的热分析检测。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热分析仪,研究各合金元素在多元合金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对得到的热分析特征参数进行极差分析,再根据各元素的极差值定性画出影响趋势图,从整体趋势着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i对多元合金凝固过程影响最大,是主要因素。多元合金凝固共晶平台温度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Cu、Mg元素对共晶平台也有一定影响,Mn、Ti对共晶平台影响微小。本文对Sr变质工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考察铝硅合金中加入不同量的Sr时合金的变化,包括热分析曲线的变化以及显微组织的改变。研究Si含量不同的合金加入相同的Sr时变质效果的差异。发现含Si 7%的合金加Sr 0.05%时变质完全,针状共晶硅转变为细小颗粒状,共晶生长温度降低较大。含Si 9%的合金加Sr 0.03%时就达到较好变质效果,加入更多Sr时合金过变质。含Si 12%的合金随Sr加入量的增多变质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含Si 7%~12%的亚共晶及共晶铝硅合金,在加入相同含量Sr时,Si含量越多的合金变质效果越明显,共晶硅细化程度越大。含Si量不同的铝硅合金进行Sr变质处理时,Sr变质剂的最佳添加量不同。
其他文献
课题来源于重庆大江信达铸锻有限公司项目“重车转向节复合成形工艺与提高挤压模具寿命的研究”。   本文以生产实际的客观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在充分研究挤压和模锻材料变形
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污染性,因此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制备PVDF多孔膜的方法主要有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热致相分离法(TIPS)和熔纺-拉
水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流域水电的开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随着水电事业的迅速发展,水电梯级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协
尖晶石铁氧体具有优异的电磁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子及通讯等众多领域。铁氧体无毒,具有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于肿瘤磁热疗法,在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铁氧体的性能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绿色环保电池,已经成为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以及便携式测量仪器等电子装置小型轻量化的最佳电源,也是未来电动汽车用轻型高能动力电池的首选电源
聚合物PTC材料是一种对温度非常敏感的材料,其被广泛应用于过流保护、自控温等领域。由于其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商品化的热敏电阻主要是以炭黑(C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设备在军用、民用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势必会造成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存在各种各样的天线,导致有限空间内电磁环境恶化,致使电子设备性能下降。
聚乳酸是以生物资源如玉米等为原料发酵得到乳酸后经化学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废弃后可在微生物、水、酸、碱等作用下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典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由于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