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和人类健康风险的增加,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均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在导致环境恶化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活动成为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这就突显了对公众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植物园是以植物知识为主题的“露天科普馆”,其植物资源丰沛、生物多样性丰富、涵盖教育信息广泛,是开展科普教育的理想之地。国内外众多国家都把植物园科普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落实。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公众环保意识和科学素质,植物园的科普教育现状与拓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笔者针对北京植物园的科普教育进行了实地考察、探访体验,掌握了相关科普活动现况,并结合国内外科普教育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植物园科普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诸如目前植物园内植物丰富度有待提高,植物解说牌比较传统、缺乏园内特色,科普讲解力量薄弱,教育活动未形成常态,科普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全面,科普记念品比较匮乏等。根据科普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人设计了关于科普教育需求的调查问卷并向公众发放。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与上述研究,确定了北京植物园科普教育的拓展方向和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如基础资源优化,包括丰富植物种类、改良植物名牌、完善垃圾箱的分类标识、开辟自然读书园、增建图书馆、增置公众参与的实践区、增设网络教育平台;宣传模式优化,包括增置科教活动规划展板、制作科普特色导游图、开发科普记念品、建立科普奖励机制;服务模式优化,包括增设预约服务平台、增加解说服务;科普活动优化,如科普活动的常态化、多样化等;教育团队建立等优化措施。目的在于使科普教育在植物园内能够系统、多元、深入、普及的开展,为植物园的环境教育实施打开新的局面。研究表明,北京植物园科普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部门广泛而复杂,应全面规划、综合利用,以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为导向,深度挖掘教育资源,全面调动教育力量,以其丰富的物种、优美的环境、浓郁的文化资源,吸引广大公众前来游赏,并在这理想的教育之地,享受理想的科教氛围。